-
5月6日,江蘇疾控發布了5月份的防病提示,特別強調了防范哈夫病的重要性。哈夫病,一種原因不明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已在全球各地偶有報道。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病例在攝入水產品后的24小時內發病,盡管其他明確的規律尚未被揭示。近期,在江蘇及其他一些地區,就報道了數起食用小龍蝦后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癥病例。類似的情況也在食用其他魚類后出現過。
-
高血糖像一把慢刀子,會一點點損傷心、腎、神經等組織器官。長期血糖超標,身體如同泡在了高濃度的糖水里。我國糖尿病患者有1.41億人,相當于我們身邊每10個成年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人。血糖,總是能和代謝掛上勾。長期高血糖會對機體造成損害,出現一系列慢性并發癥。
-
5月5日,根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的消息,我們得知太陽耀斑黃色預警已經啟動。在接下來的三天里,有可能會發生M級甚至更高級別的X級耀斑。醫學專家指出,太陽活動的加劇和磁場擾動可能對老年人群體的血壓產生影響。因此,高血壓患者或高危人群應密切關注自身的血壓變化。此外,強烈的太陽耀斑還可能對人體產生諸如眼睛疲勞、皮膚曬傷等潛在影響,但這些情況通常在極端條件下才會出現。
-
劉先生今年47歲了,一次打完球后選擇在球館旁的洗澡房洗澡,一桶涼水傾瀉而下,從頭澆下來,爽是爽了,但沒多久,劉先生就出現了持續性的胸悶。剛開始他還想著是自己中暑了,也就熬著沒去醫院,但沒想到過了好幾個小時,情況非但沒有好轉,胸悶還伴隨著胸痛。去到醫院后,診斷為心肌梗死。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劉先生的情況可能與所謂的“寒熱不調”有關。
-
近日,浙江舟山岱山縣的衛生健康局執法人員在例行的醫療機構監督檢查中,發現了一處不合規的操作。在某醫療機構的放射科,兩名正在進行X射線影像檢查的受檢者均未采取任何個人防護措施。在詢問開展放射影像檢查的放射診療人員時,該人員坦承,在病人數量較多的情況下,為了方便操作,沒有提醒受檢者穿戴防護裝備就進行了放射檢查。該局決定對此立案,并對涉事醫療機構給予了相應的行政處罰。
-
近日,“黑色外賣餐具”成為了網絡上的熱議話題。一些網絡博主通過發布短視頻或圖文信息,聲稱應避免使用黑色或彩色的外賣餐具,因為它們是由回收廢塑料制作而成,顏色則是為了掩蓋廢料的本來面目。甚至有些自稱為“業內人士”的博主,以揭秘的口吻進行所謂的“爆料”。
-
近日,陜西榆林的白先生急切尋求媒體幫助,希望能找到一家技術精湛的醫院,為兒子取出體內的異物。在醫生建議下,兒子接受了鼻淚管探通手術。然而,術后回家卻出現了感染,第二天便住院接受輸液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護士為患兒更換留置針時,針頭導管意外斷裂并消失,盡管在病房內進行了仔細搜尋,但仍無所獲。關于涉事醫院的態度,白先生表示,醫院已經承認這是一起醫療事故。
-
最近,在黑龍江哈爾濱,一位市民有了令人驚奇的發現:他花費2000元購買并用于泡制白酒的人參,在歷經15年之后竟然“起死回生”,這一現象迅速激起了廣泛關注。專家解釋說,如果在泡酒時人參的組織細胞沒有完全死亡,并且隨著酒中酒精濃度的逐漸降低,酒中的營養成分有可能為人參提供養分,從而促使其發芽。然而,這種發芽過程并不穩定,人參有可能繼續生長,也有可能因無法承受酒精的浸泡而枯萎。
-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接收了兩名腦膜炎病患,這兩位病患的病情都與食用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有著密切的關系。具體來說,他們在發病前的一周內都曾食用了冰箱中存放的自制銀耳蘿卜湯以及未經過充分加熱的冷藏熟肉。進一步的檢測結果顯示,他們都感染了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簡稱單增李斯特菌。
-
4月18日,浙江臨安的一位女士在戶外散步時,不幸先后被五步蛇和蜱蟲所傷。在及時返回家中并由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治療后,她的病情已有所好轉。這位女士對這次驚險的經歷深感心有余悸,同時也為自己的幸運逃脫感到慶幸。
-
?近期氣溫逐漸攀升,這也標志著各類昆蟲開始活躍的季節來臨。當你從晾衣架上取下衣物時,要注意!不少網友在收取衣物時驚訝地發現,他們的衣物上粘附著一種奇特的綠色小點,排列得異常整齊。這些依附在衣物上的綠色小點,其實是一種被稱為“荔蝽”(別名:臭屁蟲)的昆蟲所產的卵。專家建議,在處理荔蝽時,應避免直接用手觸摸或拍打。更安全的做法是使用袋子、手套或瓶子等工具將其捕獲。
-
蘭蘭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北京一家名為“初美人”的美容整形機構。該機構聲稱其獨有的“CRT自體膠原蛋白再生專利技術豐胸”無需開刀或填充假體,只需抽取蘭蘭自身血液組織進行培養,短短20分鐘內就能實現胸部增大的效果。經過檢測,蘭蘭胸部的填充物樣本中發現了與駱駝、蝙蝠、黑猩猩等動物源相關的蛋白物質。醫學專家指出,人體胸部注射動物膠原蛋白存在潛在的過敏和感染風險,這不禁讓蘭蘭對自己的健康感到擔憂。
-
4月12日,“杭州確診一例狂犬病死亡幾年前被狗咬”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據杭州電視臺報道,杭州市一醫院感染科醫生許湘接受采訪時表示,有一名確診狂犬病死亡的病例,幾年前曾被狗咬過。狂犬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其潛伏期最長可達19年。病癥包括高度恐懼、狂躁不安、恐水、怕風,隨后可能出現咽喉肌肉痙攣、癱瘓、呼吸中樞麻痹等癥狀。目前,狂犬病仍屬于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可通過預防措施加以防范。
-
近期,一起醫療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名女子在進行了人流手術后的五個月,竟然生下了一個六個月的早產兒。這個早產兒還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給這位女士和她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困擾。
-
“醫生,我胃痛得難以忍受。”4月4日,在家人的陪伴下,楊女士步履艱難地來到杭州市中醫院脾胃病科求診。“我家每年只做一次青團,今年嘗試了新的餡料配方,口感特別好。”楊女士描述,今年她制作了咸味青團,內餡包含鮮肉、臘腸、咸肉丁、筍丁、酸菜和小蔥,美味得讓她欲罷不能。昨天她連吃了好幾個。
-
近期,社交媒體上涌現出眾多年輕博主紛紛分享挖野菜的經歷,涉及的野菜種類包括薺菜、蒲公英、野芹菜等多種。在杭州,有一位大媽因連續一周食用自己挖的薺菜,結果出現吐血暈厥的情況。經醫院診斷,大媽因胃潰瘍并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大媽本就胃部不適,患有炎癥和糜爛,再加上過量攝入薺菜、春筍、馬蘭頭等富含纖維的食物,這些食物的粗糙纖維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加劇了她的消化道疾病,最終導致了消化道大出血。
-
4月2日,網絡上熱議起了一個新鮮的話題——“公園20分鐘理論”。據國內媒體廣泛報道,近期的研究發現,人們每天只需在戶外短暫停留,就能顯著提升幸福感。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便不進行任何運動,僅僅是在公園中靜靜度過20分鐘,也能顯著改善心理狀態。
-
近日,我國多地氣溫仿佛進入了“隨機播放”模式,有的地方中午時分如春光明媚,早晚卻冷得讓人直打哆嗦;而有的地方則是前一天熱浪滾滾,隔天便寒風刺骨,讓人仿佛經歷了一場四季的快速切換。在這樣的天氣里,“亂穿衣”的現象再次上演,大街上時常可以看到短袖與羽絨服同時出現的奇特景象。
-
據最新報道,墨西哥某大學的研究發現,頻繁洗澡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這一結論源于洗澡過度可能導致皮膚受損,進而削弱免疫力,長期的炎癥反應可能誘發癌變。因此,專家建議每周洗澡2~3次為宜,不必過于追求清潔度。一些污垢甚至對皮膚有保護作用,洗澡時搓洗力度也不宜過大。
-
深圳的聶先生今年30多歲,得了一場流感后,雖然感冒癥狀得到緩解,但慢性咳嗽卻如影隨形,糾纏不休。春節期間,聶先生放松了對飲食的把控,過度的飲食使得咳嗽再次發作,且情況更為嚴重。更令聶先生震驚的是,咳嗽竟然導致了肋骨骨折。醫生表示,“這可能是由于他咳嗽時間過長,導致肋骨部位長時間受到牽拉,最終引發了疲勞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