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末的12月30日,一起涉及高速公路收費站的事件激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事件的主角是一位駕駛貨車的司機,他運載了一車帶有部分黑斑的橘子,卻因這些外觀上的瑕疵被收費員拒絕給予綠色通道優惠,這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
近期,“網約車異味問題頻發”的話題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關注,眾多網友紛紛吐槽在冬季打車時常遭遇“臭車”,體驗如同“開盲盒”。對此,滴滴出行表達了歉意,并宣布正在開展“異味車”專項治理行動,旨在改善乘客的用車體驗。
-
11月4日,一個名為“汽車評測實驗室”的賬號公布了一項關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健康狀態的評估報告。該報告顯示,在行駛了11.6萬公里后,2019年的特斯拉Model 3電池健康度仍然保持在89.3%,相比之下,2020年的理想ONE在行駛了10.3萬公里后,電池健康度卻僅為75.6%,表明增程式電動車的電池衰減速度明顯高于純電動車。
-
眾所周知,機油對于燃油車的運行至關重要,其質量直接關系到發動機的性能和壽命。然而,市面上存在眾多假冒機油,這些機油一旦使用,可能會對車輛造成嚴重的損害。最近,一起關于假冒機油的新聞揭示了其中的貓膩。
-
市場監管總局攜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以及國家消防救援局,共同發布了關于強化電動自行車產品準入規范及行業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確指出,從2024年11月1日起,所有電動自行車及其配件必須嚴格遵守GB 42295—2022《電動自行車電氣安全要求》及第1號修改單等強制性國家標準。不符合這些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將不得進行生產、銷售或進口。
-
10月27日,甘肅臨夏州一名網友發布了一段視頻,稱其家人在某樓盤的抽獎活動中抽中了一輛奔馳邁巴赫S480轎車。次日,該樓盤的多名銷售人員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但表示中獎者僅獲得該車的10年使用權。
-
近日,有車輛駕駛者投訴稱,在國慶假期期間,于浙江省某服務區進行電動汽車充電時,僅僅充電25分鐘就被收取了高達160元的占位費用。這位駕駛者質疑,某些充電站與停車場緊密結合,利用極低的充電價格作為誘餌吸引駕駛者前來,隨后通過收取高額的停車費或占位費來獲取利潤。
-
近日,一樁涉及價值215萬元的邁巴赫新車漏水事件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針對此事件,涉事的4S店于10月12日發表了官方回應,而車主則在10月13日通過其個人社交媒體平臺對該回應進行了反駁,認為其充滿了“空洞且不負責任的解釋”。
-
在成都近期舉辦的車展盛會上,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的一番言論迅速引發了行業的軒然大波。他直接對小米汽車的設計提出了批評,認為其“涉嫌抄襲”保時捷的經典設計元素,并直言不諱地表示這種行為“有失顏面”。此番言論,無疑為原本就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添一把火。
-
在車企面臨媒體投入緊縮與展會邀請熱潮的鮮明對比之下,2024年成都車展在一片外界質疑聲中悄然拉開帷幕,卻意外地呈現出一場久違的清新與純粹。這一轉變的核心,在于車展回歸了其本質——“汽車盛宴”,讓聚光燈重新聚焦于車輛本身,而非周遭的浮華與喧囂。
-
據最新海外資訊,美國當地時間8月31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式宣告,鑒于部分車型在行駛過程中存在發動機進氣閥潛在破裂風險,福特汽車公司決定在美國市場主動召回共計90,736輛汽車。此次召回范圍廣泛,涵蓋了2021至2022年生產的裝備有2.7升或3.0升渦輪增壓引擎的烈馬、F-150猛禽、銳界、探險者,以及林肯品牌的航海家和飛行家等熱門車型。
-
近日,匯聚了全國精英的20支頂尖隊伍,共計69位汽車行業內的技藝大師匯聚于十堰,共同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技能盛宴——2024年中國技能協會城市主導產業職業技能(十堰)聯賽之新能源汽車技術(商用車)專項競賽。這場競賽不僅聚焦于車身電氣系統與三電系統等核心領域,更是一次對參賽者精湛技藝與深厚知識底蘊的全方位考驗。
-
近日,浙江寧波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別克車跨越實線與一輛豪華跑車柯尼塞格相撞。事故發生后,網絡上流傳出消息稱,這輛被撞的柯尼塞格跑車落地價高達4700萬元,且“最終定損為406萬元,保險公司承擔300萬元,別克女車主需支付106萬元,車輛將運回瑞典進行維修”。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近日,一段復興號高鐵切換燈光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是他們首次目睹如此場景,感覺十分震撼。那么,這背后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意義呢?對此,中國鐵路官方進行了詳細的科普和解讀。據了解,這一“變臉”現象其實是高鐵司機打開了紅色的標志燈,使得車頭仿佛戴上了炫酷的“美瞳”,顯得氣勢非凡。
-
近期,江蘇的丁女士反映了一個問題:她兒子的朋友在某次駕車前往中港石化加油站順達站時,加了200元的95號汽油。然而,車輛在開出僅500米后便無法繼續啟動。隨后,車輛被拖至4S店進行檢查,維修人員抽取汽油樣本后發現,油箱內竟混有大量水分,油水比例大致相當。對此,加油站工作人員堅決否認汽油存在質量問題。
-
近期,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向記者反映,他們在購買寶馬汽車時遭遇了所謂的“霸王條款”。據這些消費者透露,他們在與寶馬4S店簽訂購車合同并支付定金后,卻被告知需要額外加價才能提車。即使是在合同手續齊全的情況下,消費者也需要多次催促才能完成提車。而對于那些僅僅交了定金還沒有簽訂合同的消費者,4S店則給出了“總部審批沒通過”等種種理由來拒絕交付車輛。
-
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新發現:“今天我租借了‘小藍’(哈啰單車),驚喜地發現它換上了全新的坐墊。仔細一看,‘小青’(滴滴青桔單車)也換上了,似乎是清涼墊,再也不用擔心夏天騎車燙屁股了,杭州真是越來越貼心了。”在陽光直射下,普通坐墊的溫度高達67.8℃,兩者相差26.8℃。然而,在陽光暴曬下的清涼坐墊,其溫度則保持在42℃至45℃之間。
-
7月15日的消息指出,據媒體報道,湖南長沙的鄢先生在去年10月份于湖南華洋江通別克4S店購買了一輛別克小轎車。然而,在今年6月份,他的車輛因剮蹭被送至該4S店進行維修。但在6月29日,鄢先生接到4S店的通知,告知他的車輛前中網在維修過程中被燒壞。4S店表示這是他們的責任,并承諾除了將車輛維修好之外,還會贈送鄢先生幾次保養服務,并延長保修期一年。
-
近日,一段獨特的打車經歷在網絡上掀起了熱議。一位女子以11000元的高價,從成都乘坐出租車直達北京,這趟旅程不僅因其跨越的遙遠距離和高昂費用而成為焦點,更因其背后的故事吸引了眾多關注。陳師傅透露,乘客在旅途中通過微信和支付寶分批次支付了大約11000元的車費。全程超過2300公里,耗時近40小時。
-
根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在2024年7月2日發布的《廣州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市場運行管理監測信息月報》,廣州網約車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經歷了一系列顯著變化。從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報備的網約車數量從9.74萬輛顯著增長至12.12萬輛,注冊駕駛員數量也從12.91萬增加到13.8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