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聞稿的格式均采用新華體,具體格式為: 導語: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導語中簡明地體現出來。 闡述導語:在第二段進一步具體闡述導語中的這個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眾在接受時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實際上是一個過渡性段
本文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詳細介紹如何撰寫新聞稿:吸引眼球、掌握新聞稿的形式、參考
新聞稿就是寫給媒體的書面報告,它涵蓋各種新聞事件,包括預定事件、人事變動、獎賞通報、新產品或新服務的推出、銷售業績等等。新聞稿能為記者進行深度報道提供資料,一般來說,記者都是先接到新聞稿,然后才考慮是否進行深度報道。此外,新聞稿還是公關工作中的基本工具,只要掌握其正確的形式,任何人都能學寫新聞稿。請見下文。第一部分:吸引眼球
一篇完整的新聞稿件必須包括新聞的六要素:即六個“什么”(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原因、什么結果),此外,還要具有新聞的四個特點:即快、真、短、新。 1、報道快。即報道要及時,要第一時間拿去報道, 2、事實真。真實
第1步:寫作新聞稿標題。
自己寫不太好,找人可以寫,也要不了多少錢,質量又好不滿意可以修改,你搜索下推一手,我找的他們。
新聞稿標題必須簡潔、清晰、正中主題,也即新聞主題的進一步濃縮。許多公關人員都建議在寫完新聞稿后再擬標題,如果你比較信賴這種方法,就先別管標題,等寫完正文后再來考慮。另外,標題也是能夠用來吸引眼球的工具,在整篇新聞稿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新聞稿,也就是通訊,是報紙、電臺常用的文體。因此,通訊也應該滿足記敘文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局或造成的影響),在寫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敘述、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但通訊和文學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學作品
例如:wikiHow成為公認的最具可靠性的信息來源。
新聞稿,也就是通訊,是報紙、電臺常用的文體。因此,通訊也應該滿足記敘文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局或造成的影響),在寫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敘述、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但通訊和文學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學作品
現在你理解了嗎?一旦看到這樣的標題,你就會有深入了解的。正如報刊新聞的標題必須吸引讀者眼球一樣,新聞稿的標題也必須吸引記者的眼球。標題可以描述一家企業新近的成就、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活動、一件新產品或一項新服務。
很簡單 利用萬能的三段式 開頭介紹一下是什么活動(事件) 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必須的 不解釋) 然后對活動進行一下整體性描寫 個別地方突出描寫一下 具體情況自己掌握 最后來個小總結就OK了 這里是籃球賽的新聞稿 參考一下 藝術系、服裝系舉行
標題要加粗。
我是學生會秘書處的~寫新聞稿這事,其實挺容易的。 具體如果新聞稿不要很長的話,你就這么些 標題:XXXXX學習交流會落幕/召開 第一段:我校/我公司于XX月XX日在神馬地方召開了有關..的學術交流會,此次會議到場的有并取得豐碩成果
標題除了加粗以外,字號也常常比正文部分要大。如果你需要撰寫英文新聞稿,那么新聞稿標題一般用現在時,也會包含“a”及”the”等介詞,在某些語境下也會用到不定式“to be”。
如何寫新聞稿 掌握新聞寫作的一般技巧,提煉新聞主題,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關鍵 第一、 基本掌握標題的技巧。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聞稿若有一條新穎別致的標題,就能象磁石那樣牢牢地吸引編輯和讀者的注意力。 第二、 第二、學會寫導語。導
此外,在傳統的英文新聞稿中,標題首字母及專有名詞首字母大寫。
新聞稿格式 1、新聞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2、新聞構成:題、文、圖、表。 3、題:簡要、突出、吸引人。 4、文:導語100至200字:開宗明義,人事時地物。 5、主體300至500字:深入淺出,闡揚主旨。 6、 結語
其余字母小寫。有時利用特殊字體將其余字母設成小型大寫字母也能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但是不要把每個字都設成大寫。
通訊一般可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和工作通訊。 2 主題要明確。就是說你到底想要向讀者廣播個什么東西,有什么意圖。 3 材料要適當。有了主題后,就要圍繞主題去組織材料。往往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被訪者常常會給你提供許多素材,在這許多素
提取關鍵詞。
第一, 一條新聞只報道一件事實或只寫出一個人物。這樣,內容和結構都比較簡單,容易做到條理分明、頭緒清楚。如果報道的事件比較復雜,牽涉到的人物較多,可以采用分解報道的辦法,化長為短,化繁為簡。 第二, 直接寫事實。不要穿靴戴帽,要學
寫作標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提取新聞稿中的關鍵詞。有了關鍵詞,再來考慮如何將其連成邏輯通順、奪人眼球的表達。如果你需要在標題后寫一句概述,那么也可以采取同樣的方法。利用關鍵詞寫標題,能使你的新聞稿更加容易被搜索引擎搜索到,也方便記者及讀者了解新聞稿的大意。本指南第一步的每個首句其實就體現了這個道理,這種總結方式也適用于新聞稿標題。
新聞,是指報紙、電臺、電視臺經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它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使用頻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訊. 消息,也叫新聞.新聞這一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單指消息;廣義的指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特寫、評論等
第2步:寫作正文。
如何寫新聞稿 掌握新聞寫作的一般技巧,提煉新聞主題,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關鍵 第一、 基本掌握標題的制作技巧。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聞稿若有一條新穎別致的標題,就能象磁 石那樣牢牢地吸引編輯和讀者的注意力。 第二、 第二、學會寫導
你希望記者的深度報道中有什么樣的內容,你所撰寫的新聞稿就要有相應的內容。記住,大多數記者都是大忙人,他們沒有時間去深入了解某家企業的重大公告,所以你的新聞稿就是記者進行深度報道的主要信息來源。換句話說,你希望記者報道什么,新聞稿里就要寫什么。
有時候剛開展完一個活動,需要寫一篇新聞稿發布出來,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得清楚活動新聞稿怎么寫,熟知它的一些相關要求,這樣才能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活動新聞稿。活動新聞稿,從它的字面意思來簡單理解的話就是講述該活動的新聞稿。對于活動新
首先寫上日期及發出新聞的城市。如果不知道新聞該算那座城市——如在北京寫了一篇關于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新聞——那就可以把城市省去。
一篇完整的新聞稿件必須包括新聞的六要素:即六個“什么”(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原因、什么結果),此外,還要具有新聞的四個特點:即快、真、短、新。 1、報道快。即報道要及時,要第一時間拿去報道, 2、事實真。真實
導語(或首句)應簡單闡述新聞事件并引起讀者興趣。例如,如果標題是“科林出版社(Careen Publishing)出版最新二戰小說”,那么首句就可以這樣寫:“今日卡布倫出版有限公司(Carpren Publishing, Ltd.)出版了著名作家Arcy Kay的二戰小說,這也是該公司出版的首部二戰小說。”這句話就擴充了的標題的內容,加入了更多細節,使讀者對新聞的了解更加深入。接下來的兩句話就要在導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
新聞稿件寫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 1. 首先要了解稿件的分類及其各自的特點。總體來說,稿件可分為:新聞類(包括消息、通訊含人物、事件、新聞照片)、文學藝術類(包括特寫、紀實文學、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隨筆、游記、故事、小說、幽默笑
新聞稿正文要緊湊。要避免冗長的句子及段落,避免重復及濫用華麗辭藻或術語。應力求簡潔,不說廢話。
新聞稿,也就是通訊,是報紙、電臺常用的文體。因此,通訊也應該滿足記敘文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局或造成的影響),在寫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敘述、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但通訊和文學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學作品
正文第一段(2-3句話)應概述全文,然后適當加入細節。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不論是記者還是讀者,如果第一眼覺得對一篇新聞不感興趣,根本就不會把全文看完。
談事實,即活動、產品、服務、人物、目標、計劃、項目等。要提供盡可能多的事實,這才是寫作新聞稿。要寫出好的新聞稿,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要涵蓋以下新聞要素:何人(Who)、何事(What)、何時(When)、何地(Where)、為何(Why)及如何(How)。
第3步:交代5個W及1個H。
何人(Who)、何事(What)、何時(When)、何地(Where)、為何(Why)及如何(How)幾乎可以涵蓋一個事件的全部內容,下面將以上述新聞為例,分析一下其中涵蓋的新聞要素:
新聞涉及何人?卡布倫出版公司。
新聞報道何事?卡布倫出版公司出書。
事件發生于何時?明天。
事件發生于何地?明天所有的主要市場上。
為何成為新聞?因為這書是知名作家Arcy Kay寫的。
事件將如何進行?公司將在芝加哥舉辦簽售會,接下來就是到各地主要城市舉辦小說巡展。
理清了基本要素,就可以把主要人物、產品、事件、日期及與新聞相關的其他信息寫成連貫的文字了。
如果你的公司不是新聞事件的主體,但是確實是新聞的提供方,那么也要在正文中寫明。
新聞稿要簡短、切中主題。如果直接向媒體寄送紙質稿,那幺正文必須使用兩倍行距。
你的新聞稿越有新聞價值,就越可能被記者選中從而對其進行深度報道。了解下對于特定的市場來說,什么才是“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然后根據你獲得的信息去吸引記者編輯吧。
第4步:新聞稿要干凈利落、具有吸引力。
新聞稿寄出去后,和其他類似稿件一起被丟棄在一邊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如果你想自己的稿件被選中,就一定要出彩。不但要出彩,而且要盡量接近能夠直接發表的要求。
當編輯閱讀你的稿件時,他/她也在思考要花多久才能把你的新聞稿改成可以發表的文章。所以如果你的文章錯誤連連、信息殘缺或者需要重寫,那么他/她就會覺得太浪費時間了。因此你必須做到語法正確、掌握寫作基本知識并且有事可寫。
想想接收你稿件的媒體是否會對你寫的東西感興趣。如果你寄給了對的人,那么他們顯然會很欣賞;但如果寄給了錯的人,你不就是在浪費時間嗎?把高質量的新聞稿(記住,這是新聞,不是廣告)寄給對的人,才是正道。
早上寄達的新聞稿比較能引起編輯的重視。早上的時候,媒體的人才有時間把你的新聞歸入他們已經在采寫的新聞中,在這一點上,你要做個細心的人。
第5步:加入其它信息。
也就是說要提供一些證實你的新聞的材料,比如:網上是不是能找到讀者認為有用的、有關你公司的信息?如果有的話,就要加進去。
如果你不放心自己寫的內容,就可以上網了解一下已有的信息,因為有人可能剛好在寫和你一樣的內容。PR Web 及PR Newswire 是較好的了解渠道。
第二部分:掌握新聞稿的形式
第1步:學習基本的結構。
現在,你已經有了寫作新聞稿所需的全部素材,那么你打算怎樣寫成文呢?對于初學者來說,新聞稿一定不要寫得太長,至多一頁紙。沒有人會浪費時間在5頁紙的長篇大論上,除非是你寫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以下是新聞稿中應包含的內容(有些我們已經在上面講過):
即時發布 的新聞應在頁面頂部居左標明。
如果你想讓新聞延緩發布,就要在上面注明你想要延緩到哪一天。如果新聞稿上沒有注明日期,就會被默認為是即時發布的新聞。
日期下面應居中寫上標題。
標題下面可以用斜體寫上副標題(起到進一步闡釋標題的作用)。
第一段:寫出最重要的信息。以日期或地點開頭可以讓新聞稿更有”新聞味“。
第二(或第三)段:寫出次要信息。這部分應包含引語及事實。
公司信息:這部分提供與公司本身 有關的信息。你們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你們有哪些成就?你們的企業目標是什么?
聯系方式:提供作者(即你自己)的聯系方式。如果媒體對你的稿件感興趣,他們就需要知道怎樣聯系你。
多媒體平臺聯系方式:在當今這個時代,給別人一個公司的公共賬號也是有必要的。
第2步:在正文下面寫公司信息。
公司信息即與你公司相關的信息。當記者利用你的新聞稿寫作新聞時,肯定會提及你的公司,寫上這部分信息,就方便了記者。
這部分的標題應該是"”關于XX公司“。"
寫完標題后,用一兩段介紹一下公司,每段5-6句話。這部分文字必須介紹你公司的基本情況、核心業務及商業政策。現在許多企業都有正式的宣傳手冊、宣傳片及企業策劃書等等,這些材料都可以引用到這一部分中來。
在這部分結尾,貼上公司的網址。網址應以完整的URL形式提供,如:http://www.example.com,不要做超鏈接,否則打印成紙質稿的話,人家就只看得到“點此打開”。
如果公司有獨立的新聞網,就要把新聞網的網址貼在這里。因為新聞網上通常會有聯系方式及宣傳材料。
第3步:寫上你個人的聯系方式。
如果你的新聞稿確實具有新聞價值,那么記者自然會想要進一步了解,也可能想要采訪幾個相關人物。如果你認為讓媒體聯系一下新聞中的關鍵人物也沒問題,那么你也可以把他們的聯系方式放在新聞稿中。例如,如果你的公司有了一項發明,你就可以提供研發小組的聯系方式。
如果個人不方便接受采訪,就要提供公司媒體部門或公關部門的聯系方式。如果你們公司沒有特定的部門負責與媒體打交道,那就要指定某一個人專門負責扮演媒體與公司之間的橋梁。
聯系對象必須直接與特定的新聞相關。聯系方式必須包括:
公司的正式名稱
媒體部門的正式名稱及聯系人
公司地址
電話及傳真號碼(要有正確的國家/城市編號及分機號碼)
手機號碼(可選)
電子郵箱
公司網址
第4步:如果可以的話,在里面放一個新聞稿網絡版本的鏈接。
每寫完一篇新聞稿就上傳到自己的網站上是個好習慣,這樣既方便你提供鏈接,又能達到保存資料的目的。
第5步:用3個”#“號表示新聞稿的結尾。
”#”號要居中顯示在正文的最后一行,這是新聞界的一個標準,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冗余,但事實并非如此,這就是規定而已。
小提示
新聞稿要號召行動。這部分信息的目的就是讓人們在看完你的新聞后有所行動。例如,你寫新聞稿的目的是想讓讀者去購買某件產品嗎?如果是這樣,你就要講明這件產品在哪里有賣。再如,你寫新聞稿是想讓讀者去訪問公司網站以了解公司嗎?如果是這樣,你就要添上公司的網址或聯系電話。
新聞稿要發給特定媒體中專門負責這一類新聞的記者。負責人的信息一般可以在媒體網站上找到。如果你同時給多家媒體、多名記者寄送新聞稿,那就說明你是在投機取巧,而不是在針對特定的市場宣傳。
用電子郵件發送新聞稿,少用花哨的字體。超大的字體及花哨的顏色不會給你的新聞稿添彩,只會轉移別人的注意力。新聞稿要直接放在郵件正文中,不要以附件的形式發送。如果你非要以附件發送的話,就要用純文本或富文本格式的文件。Word文檔是大多數媒體都能接受的,但如果你的word版本比較高,就要把docx格式文件另存為doc格式。現在的媒體,尤其是紙媒,經濟都比較緊張,所以他們的軟件可能更新比較慢。只有當你的資料中包含大量圖表時,才使用PDF文檔。另外,不要把新聞稿打出來以后再掃描成jpeg文件發送,這既浪費對方編輯的時間,也浪費你自己的時間,直接把新聞稿內容打在郵件正文里就可以了。
在新聞稿完成前,犯不著絞盡腦汁想標題。新聞稿經報社、雜志社編輯后,還會重新擬題,不過如果你起了一個特別好的標題,也會提升稿件被采用的機會。標題一定要簡潔明了。一般建議大家在寫完新聞稿前先不要擬題,因為你也不知道你的采訪對象會說什么,你寫的具體內容又是什么。只有當你寫完初稿、開始修改導語(不修改也可以)的時候,才可以考慮擬題。
看看網上正式的新聞稿是怎樣寫的,學習新聞稿寫作的風格、措辭、結構及格式。
將新聞稿標題作為郵件主題。如果你的標題非常奪人眼球,也會使你的郵件脫穎而出,吸引編輯的注意。
標題、副標題及正文中都中要注明公司名稱,這樣新聞界人士及其他讀者都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更加容易地搜索到你的新聞稿。如果你是寄送紙質稿,就要把公司名稱寫在信頭里。
少用術語。如果出于表達準確的目的而用到行業術語,就一定要給出定義。
后續報道可以將新聞稿拓展成一篇完整的新聞報道。
媒體非常講究時效性。所以你寫的新聞必須是新近事件,時間不能隔太久,新聞發生的地點也不能太遠。
警告
新聞中一定要有引語,最好是新聞中主要人物說的話。引語不一定要是這個人確切說過的話,但一定要真實,不論怎樣,一定要符合這個人所表達的真實意圖。有了引語,業務繁忙的記者就不必特地抽身去做后續采訪了。
記住,大多數編輯室都在面臨工作負擔重、人手不夠的問題。如果你的新聞稿能為他們提供方便,就比較容易發表。如果你的新聞稿相當接近發表的要求,那么編輯可能都不怎么需要改就直接發表了;但如果你的文章里滿是浮夸的宣傳語、錯誤的格式等等,那么編輯肯定會刪除這些沒用的東西。編輯就是決定文章采用與否的人,所以不要浪費他的時間。公司的基本情況倒是要介紹清楚的,不要也一定要準確、真實。
新聞內容應該積極向上。盡量不要寫類似“在前任董事長辭職后”或“在消沉了一段時間后”這樣的詞句。因為記者可能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調查這些事情、而不是你想要通過新聞稿強調的內容上來。有時就算這種事情是無害的——比如董事長可能是因為身體不好而辭職——你也可能會對最終的稿件感到不滿意。
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要在新聞稿里泄露別人的聯系方式。另外,你在新聞稿中提供的可以聯系的人,必須在新聞稿寄出后所有合理的時間段內保持聯系暢通。
用電子郵件發送新聞稿時,不要以“新聞稿”作為郵件主題。這樣的郵件只會淹沒在其他平淡無奇的郵件中,想吸引編輯的注意,就要把你奪人眼球的新聞標題作為郵件主題,如“某公司與政府簽下1800億元合同”。
參考
http://www.prweb.com
http://www.prnewswire.com
http://www.inc.com/guides/2010/09/how-to-write-a-press-release.html/1
Your-Story.org上的《如何寫作新聞稿》, http://www.your-story.org/how-to/how-to-write-a-press-release/ – 資料來源
http://livepressworld.com/ – 資料來源
Publicity Insider網站, http://www.publicityinsider.com/release.asp – 資料來源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如何撰寫新聞稿件
新聞稿,也就是通訊,是報紙、電臺常用的文體。因此,通訊也應該滿足記敘文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局或造成的影響),在寫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敘述、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但通訊和文學作品又有所不同,文學作品可以虛構,而通訊不可以。這就涉及到了通訊的三個基本特點:真實性、客觀性和時效性,也就是說,通訊必須客觀真實,而且要及時廣播出去。不真實,就是假新聞,不及時就是舊聞,就失去了新聞的價值和意義。這就要求,寫作者必須親臨現場,寫自己親眼所見、真是所感,絕不可以道聽途說妄加揣測。
分類和寫作
1通訊一般可分為: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和工作通訊。
2主題要明確。就是說你到底想要向讀者廣播個什么東西,有什么意圖。
3材料要適當。有了主題后,就要圍繞主題去組織材料。往往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被訪者常常會給你提供許多素材,在這許多素材當中,實際上有許多材料是你所不需要的,所以,你就要從一地雞毛中,逐一甄別,合理取舍,最后遴選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4角度要新穎。有了材料,就要選擇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發生后,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調重彈的東西是沒有人要看的。這就要求寫作者要選擇一個即合理又新穎的角度去寫。比如,2005年,周家灣居委有一名歸僑摔傷了,由于老歸僑家庭經濟很困難,老婆和女兒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沒人照顧。這種情況下,街道僑聯就發動大家捐款,并且把這件事報到區僑辦,區僑辦又報到市僑辦,結果,上級部門也捐款了。當時街道要我去寫一篇報道,本意是想寫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幫助老歸僑度過難關。我去了以后,發現了另外一個細節,就是老歸僑的家人都送進了精神科醫院,家里很亂。老歸僑住院期間也沒人照顧。在這種情況下,居委干部輪流去服侍老歸僑一家。我認為,從捐款的角度寫太普遍,沒有新意,于是我就選了居委干部這一角度,再在寫的時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寫進去,結果被新民晚報刊登了,而且被評為當年上海市社會新聞三等獎。
5標題要別致。通訊稿寫好了,未必有人看。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信息量太大了,沒有人有時間有耐心一篇篇新聞看過去,都是挑著看。所以你寫的新聞要想脫穎而出,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須要有一個別致的標題,使你的文字被讀者的法眼選中。當然,一個好的標題對文章來說,有時候常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記得有一次,有一個畫家拿了一幅畫來給《龍華社區》報投稿,那幅畫是一幅風景畫,但沒有主題。大家知道,沒有主題的畫,對普通居民來說一般是很難看懂的。我仔細看了以后,發現,畫面中有一對老夫妻互相攙扶著在鋪滿落葉的小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時候就想給他添一個主題,起初的時候想用“攙扶”為標題,用了以后覺得沒有詩情畫意,就改為了“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結果,畫家看了以后非常高興,說,這樣一來把畫的主題就體現出來了。還有一次,是世博會前夕,婦聯搞了一次攝影比賽,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攝影作品給我看,照片上是一位電工正在中國館前安裝路燈,我靈機一動,給照片取了一個主題,“我為世博增光”,增光用引號引起來,實際上就是諧音,結果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聞標題的制作
1要題文一致。有很多人的標題和文章是不對應的,就是說標題是標題,文章是文章,兩者毫無關系。出現這種問題的關鍵在人人都想把標題設置的更好,而在設置標題的時候,脫離了文章的主題。比如說,街道曾經有這么一篇通訊,是寫街道市政管理方面的。文章內容是寫街道拆了多少違章,種了多少綠化等等。結果他的標題是“傳承千年文化,打造魅力龍華”。文章通篇讀下來,我沒有看到半點文化。但我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應景的標題,因為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加強文化建設”。顯然這個標題是題不對文的。
2要易讀易懂。標題不要太晦澀難懂,因為讀者是普通大眾,不是專家學者,太晦澀太難懂就偏離了新聞普眾性的要求。有些人喜歡表現自己有文化,有學問,故意在標題上拽一拽,用一些難懂的不常見的生僻字或冷僻的詩文。當然,不是說是文不能用做標題,是不能用冷僻的詩文。我記得十年前,我還在當老師的時候,我們一個辦公室的十五位老師(包括語文老師),沒有人看懂當時上海教育報的一篇新聞的標題(具體的標題我已經忘記了,但這件事記得很清楚),這樣的標題是沒有生命力的,也不可取。我對這種現象用時髦的話來說,叫裝。
3用富有表現力的事物來當做標題。所謂有表現力,就是只要一看標題就會令人內心產生激動、感動、憤怒、討厭等心理反應。比如說,韓寒早年寫的文章《穿著棉衣洗澡》,這個標題就非常富有表現力,聽起來就讓人好奇,覺得穿著棉衣洗澡,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吸引讀者去讀這篇文章;還有以前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這樣的標題,一聽就讓人揪心;前幾天解放日報的《醫療過度:一次心臟病就裝了7個支架》,這樣的標題,一聽就讓人氣憤。像這些標題都是屬于有表現力的標題。
4巧用詩文來當標題。用詩文做標題,既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也可以使文章增添文才,還可以使文章有文學欣賞的價值。叫做一舉三得,但不能過,過了,就是裝。比如:前幾年,湖北洪湖蓮子產業產值超十億元,當時湖北日報作了一個長篇報道,標題就是引用詩句“映日荷花別樣紅——湖北洪湖蓮子產業產值超十億元”(原文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2002年,長江受到污染,《楚天都市報》發了一篇通訊,標題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濁浪令人心憂”(原文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2004年,我發在新民晚報上的一篇通訊,是寫張家園居委*一心為民的,用了一個標題“一枝一葉總關情”(原文是鄭板橋的‘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小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等。
5巧用幾個并列的詞語做標題。這里所謂的并列的詞語,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又是相關的。比如,某貧困地區的一名小學教師,看到當地缺醫少藥,心有不忍,就自學醫學。學成后,他一邊從醫,一邊教書,教書的時候對學生特別嚴格也特別慈善,當然,嚴格是對待學業,慈善是對待生活。后來當地媒體對這個老師進行了報道。報道的標題就是“嚴師、慈父、名醫”,大家看看這個標題,三個毫不相關的詞語,卻因為一個人而變得相關起來,這三個詞實際上是這名老師的三重身份,而這三個詞從不同的三個側面刻畫了人物形象。2008年,我寫的一篇征文,獲上海市委宣傳部優秀論文,征文的主要內容是寫我對《上海宣傳通訊》這本內看的學習和使用情況。我用的標題就是“邂逅、受益、推薦”,就是說,我如何在茫茫書海終遇到了《上海宣傳通訊》,我從這本書中如何受益,最后又如何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的人。還比如張愛玲的小說《色、戒》等。
6用疑問句式做標題。這種標題的好處就在于直接提出疑問,讓讀者順著作者的思路去尋找答案。這種標題在寫負面新聞或面對社會某一疑問的時候采用,效果非常好。比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標題直接引導讀者去尋找答案;前幾年,在針對深圳特區是不是要撤銷的問題,深圳晚報登了一篇通訊,標題是《深圳特區還能維持下去嗎?》可以看出,這兩篇是針對社會普遍疑問而寫的,用疑問句作標題實際上就是自己出題目,自己解答。針對社會上的一些負面新聞,這種標題更能警醒人們,引起人們的關注。比如,前兩天(2月20日),解放日報登了一篇新聞,標題是“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安全嗎?看專家怎么說”,一看就知道,肯定不安全,安全還要拿出來討論嗎?所以這樣的標題,一下子就能吸引人的眼球。
7巧用容易引人產生遐想的模糊字眼做標題。這種標題,我把他叫做噱頭標題,這種設置標題的形式是當下最流行的。它主要是利用了人們某種不健康的心理,讓人忍不住去*一眼。比如,《丈母娘要和我睡一張床》,這樣的標題看上去是很嚇人的,但看完全文以后,你就會發現,這篇文章其實是一篇很溫暖的文章,它主要是講妻子出差,丈母娘來自己家照顧生病的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自己要睡到沙發上去,丈母娘怕他受涼會加重病情,就在自己的床上另加了一床被子,讓他同床不同被。
8巧用同音字做標題。比如最近關于蘇泊爾廚具重金屬超標的報道層出不窮,其中有一篇報道是這樣的《蘇泊爾廚具:專家再爆“錳”料”》,在這個標題中,作者就巧妙運用了“猛”和“錳”的同音;還比如,前幾天,意大利的一個紀錄片獲得了柏林金熊獎,當天的新聞標題是這樣《意大利紀錄片,柏林擒金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金熊”非彼“金熊”也。
9直接用文中主人翁的話語做標題。這是一把*,它的好處是既不會文不對題,也能很好地詮釋文章的主題。前幾天(2月17日),解放日報刊登了一篇長篇通訊,報道了解放軍105醫院院長高春芳的感人故事。通訊的標題就是高春芳的一句話“沒有菩薩心腸,就不配當醫生”。這樣的標題很切合文章的內容,也很能刻畫主人翁的思想境界,就非常好。
新聞角度的選取
1緊跟時代選角度。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這是千古真理。緊跟時代的腳步就是說,當下什么最熱,就從什么角度去寫。
2以小見大選角度。就是說面對一件發生的事件,寫作者不是籠統概述事件的經過,而是選取事件某一個特定的鏡頭,通過特定的鏡頭,慢慢散開,就像一個廣角鏡頭,逐漸發散開來,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貌的效果。比如,會議通訊是很難寫的。一般的人都是這樣寫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開了一個什么會,會議通過(傳達)了什么內容,最后取得了什么好的效果。而某地的一篇勞模表彰大會的通訊就寫得非常有特色。它從勞動局局長做報告開始寫,抓住局長向老模鞠躬這一細節,以小見大地寫了社會對勞模的尊敬和愛戴,我記得當時的新聞標題是《向勞模鞠一躬》。
3從特殊性中選角度。現在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你捐款1000元不是新聞,乞丐捐款10是新聞;王菲歌唱得好不是新聞,王菲唱歌跑調才是新聞;王菲和李亞鵬生一個健康的女兒不是新聞,而生了一個兔唇的女兒就是新聞。所以,面對所發生的一件事情,要從共性中找出特殊性。比如今天你說我在這里和你們交流如何寫新聞,絕對成不了新聞,如果你說一個外地民工來街道給機關干部上新聞寫作課那絕對是一件新聞。2月17日《環球時報》刊登的一條印度的新聞,角度是選得相當的新穎。講的是印度的某貧民窟中,不僅貧窮,而且臟亂差,甚至連廁所都沒有,男男*都是就地解決。政府也一直沒有認真去解決。有一次,一外來女子和男子結婚,新婚之夜發現當地連廁所都沒有,很不習慣,第二天就逃回了娘家。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地政府*無奈,在當地建起了第一座廁所。按照我們的習慣思維,這個新聞一定是寫政府如何如何為民爭取資金,建起了第一座廁所。但是你想想,不要說印度,就是中國,也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廁所,建一座廁所能成為新聞嗎?結果記者轉換了一下鏡頭,以《印度新娘為廁所出走成楷模》為標題,寫了一篇新聞,結果這篇新聞傳播到了全世界。
4從遺忘的角落中選角度。對于一件事情,共性的東西大家都看得到,都會去寫,作為一個新聞人,要善于從大家遺忘的角落中選取角度寫新聞。
寫作中幾個應該注意的細節
1不要空話套話太多。有些人一拿起筆,就是“在xx的指導下,在xx的統領下,在xx的正確領導下”,屁放了許多,全是空屁,沒一點作用。新聞就是要短小精悍,要干貨,不要濕貨。
2不要大抒特抒個人情感。有些人一寫到幫困送溫暖,就是感謝這個,感謝那個,不然就沒有我的今天。這樣寫太矯情,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就差一句給了我重新做人的機會。否則到是一篇很好的悔改書。
3不要隨便下結論。在人物通訊中,寫到結尾的地方,有些人總忘不了寫上“他真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崇高的人,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鋒,更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其實這是錯的,新聞只是把主人翁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個點展示給了人們,結論應該讓讀者去下。
4一個事件的多個方面,要按編年體的結構來寫。就是說一個事件,它涉及到許許多多的方面,寫的時候,要先寫重要的方面,再寫次要的方面,越是次要的越要放到后面寫。這樣的話,便于報紙編輯人員的編輯。因為報紙版面有限,不可能把你寫的東西全部放上去,另外編輯人員面對許許多多的稿件,也不可能來細細看你一個人的稿件,來幫你挑出重要的,剔除不重要的。一般編輯人員編輯稿件都是從后面往前面刪除,這樣一來,次要的刪除了,也不會影響稿件的質量。
5投稿時多看幾遍,盡量不要有錯別字。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編輯的尊重。
新聞稿怎么寫
把時間、地點、人物、發生的事件、造成的影響寫清楚即可,長篇的盡可能詳細,短篇的盡可能簡潔。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請教怎么寫新聞稿。。
很簡單
利用萬能的三段式 開頭介紹一下是什么活動(事件) 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必須的 不解釋) 然后對活動進行一下整體性描寫 個別地方突出描寫一下 具體情況自己掌握 最后來個小總結就OK了
這里是籃球賽的新聞稿 參考一下
藝術系、服裝系舉行男籃友誼賽
本報訊 4月2日下午,藝術系、服裝系在新籃球場進行了男籃友誼賽,藝術系黨總支副*汪亞芬老師與各班輔導員到場觀戰。
上午還在下雨的天空,已明朗許多,“涼涼快快的天氣打著球就是舒服”。藝術系一開場就打出了一個6比零的小*,為全隊的士氣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在比賽中,服裝系一個“強悍”的“救世主”閃現出來——“小胖”,“壓縮版”的奧尼爾。藝術系的一個小后衛搶球時一不小心撞上去,竟被“彈”開了。他在籃下還造了不少犯規,罰籃命中率也奇高,真是塊“難嚼的肥肉”啊!但藝術系的毛澤凡同學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得分、籃板、助攻、搶斷是占齊了,真是個MVP(most valuable player)。上半場結束,藝術系已領先20多分。
下半場藝術系派出了“小個陣容”,服裝系也進入了狀態,比分漸漸追了上來。第四節剛開始,一聲哨響,“你們怎么是六個人啊?”裁判驚異地說。全場爆笑,藝術系的賀叔東同學趕緊溜了下來。在服裝系的強烈攻勢下,藝術系使用了全場唯一一個暫停,換人。將四個首發隊員都換了上去,這才穩住了陣腳。隨著終場哨音的響起,藝術系最終以8分的優勢戰勝了服裝系。
比賽在雙方同學歡笑和喜悅中*結束,其實最終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兩系同學們通過比賽加強了交流,增強了彼此間的友誼,理解了團結才是力量。
《成都紡專報》記者 代立晨
關于新聞稿怎么寫
個人體會:寫好新聞,主要是寫好消息。因為,消息,是新聞的主體。
那么,消息,按具體行業或具體事件來分,有*、經濟、會、文教、科技、體育、政法、國際等新聞。
按各行各業新聞報道的共性來分,有動態消息、綜合消息、典型報道、調查報告、新聞述評等。
怎么寫最好?格式如何?簡單地說:一篇消息通常包括導語、主體、結尾三部分。或者,形象的講,一篇消息要求達到“鳳頭、豬肚、豹尾”。
1、導語:消息開頭的一段話。作用有兩個,一是用最簡明的語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內容告訴讀者;二是它應當像誘餌一樣把讀者吸引住,使他們有興趣往下看,欲罷不能。因此,一篇好的消息,在導語上是要很下功夫的!所謂“鳳頭”。
2、主體部分。要毫不矯柔造作,極少形容雕琢、清晰無誤地把事情說清楚; 內容要足,信息量要大。所謂“豬肚”。
3、結尾部分。結尾,對消息來說不是很重要。正象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的:“故事一講完,文章即結束。”所謂“豹尾”。但是,對有些消息來說,寫一個或者發人深省、或者催人振作、或者給人希望的結尾,也很有意義。
新聞稿,一定不要過多引用晦澀難懂的“專家語言”、“專業語言”或大話空話套話,否則,讀者不買帳。
就是這樣。
新聞稿怎么寫
(一)先擬定大綱:寫短稿可以僅憑腹稿,但寫長稿時,若無大綱或準備小抄,往往很難寫得好。
(二)開頭與結尾:寫導言時,最好已規劃如何結尾,才不致於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三)舉例與說明:寫人物時,穿插一些小故事最傳神。切記要適可而止,最多兩個例子。
(四)迅速與簡潔:記者寫稿要求迅速,整篇寫再做修改。眾人皆知的事不寫,不用廢字,力求扼要。
(五)主題應熟悉:主題設定后一次完成,避免中斷思路。遇嚴肅主題時,用字也應嚴肅表達。
(六)可峰回路轉:筆法模式試圖改變,運用情節隱喻或拐彎方式,爭取注
意。
(七)能力與論述:除具備收集資料,應多方查證,抓住重點,論述正確,言之有物,客觀事實,不穿插個人意見。
三:新聞稿段落分布
(一)新聞稿撰寫與作家寫作方法,作文相互一致,段落分配也是啟、承、
轉、合。
(二)第一段之導言是全文的精神,最好在60字以內,重點約略提出,提綱挈領。
注意事項(一)
新聞寫作應多使用短句,盡量符合150字以內適當閱讀量。
導言不宜直接用引語,避免無謂困擾。
每段開頭不宜用同樣的語句,尤其是相接的兩段。如連續幾段的開頭都用「他說:」,「他表示:」,會讓人生厭,也會使人以為作者文思不足。
連接詞(由于,但是)盡量不要用,先拿掉后再看看是否影響句子敘述的完整性,否則將可省略。落筆前先應審慎確認事件之可信度。
注意事項(二)
使用日常,簡單易懂的字:如類似歌迷,影迷,避免改用Fans:「粉絲」。
寫短句子,寫簡單的句子:簡短有力的句子,使讀者欣賞起來輕松自然,感受深刻。
盡量少用專門術語:新聞與寫作是要給大家看的,應以貼近生活習慣,淺出的語言。
盡量少用最,甚,極為或唯一,避免與事實不符,會造成讀者*。
不要用避諱引語:某人說就用錢XX說,不使用錢氏說。
盡量少夾用外文:除非有必要,但不要亂翻譯,造成誤解。
注意事項(三)
刪去不必要的字:雖簡而不漏,意思不變。
如:1.作為期五天的訪問-訪問五天。
2.今天起辦理報名手續-今天起報名。
不作無謂的解釋:尤其在新聞專題報導中,有必要才解釋,沒有就省了。
不記流水帳:除非天天精采,否則,僅提重要事件。
人名官銜省略:除總統外,第一次提全銜,第二次用姓名即可,避免禮多文虛。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