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獲得青霉的最簡單方法是橘子皮爛掉,基本都是青霉,原理就是他的成分最適合青霉生長,但你想觀察抑菌環沒有培養基是很難實現的,因為他需要先培養一個鋪滿培養基的細菌,這個沒有滅菌的培養皿我真想不到其他能防止提前長霉的方法。 如果你
本文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詳細介紹如何在培養皿中養細菌:準備細菌培養皿、培養細菌、細菌的安全處理
你是否曾因科學課題研究的需要而想要培養細菌?你是否曾覺得培養細菌非常有趣而萌生過動手培養細菌的念頭?也許你會覺得培養細菌很難實現,但其實培養細菌是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你只需要準備一些營養瓊脂(一種獨特的、為細菌生長供給養料的物質)、一些無菌培養皿和細菌即可。接下來一起學習如何在培養皿中養細菌吧!部分 1準備細菌培養皿
如果使用的是商品化的一次性培養基平皿,那么使用完畢后直接進行高溫高壓消毒(121℃15-30分鐘),消毒完畢后即可以按照一般的醫療廢物處置。 如果是需要重復使用的,那么也是需要高溫高壓消毒,然后可以趁瓊脂處于液態傾倒走,再進行清洗。
第1步:準備瓊脂。
1使用接種環直接接種在平板上,如果需要分出單個菌落就需要四區分區劃線法 2直接用接種環刮取就可以了,至于保存,這需要看你需要保存多久而定,比如要保存一年以上,那么就需要轉至脫脂奶中零下70度保存。 3商品化的培養基已經滅菌好,不需要滅
瓊脂是用于培養細菌的果凍狀物質。它是從紅藻中提取來的、可為多種細菌提供豐富營養物質并保證細菌大量繁殖的養料。有些種類的瓊脂中添加了其他促進細菌繁殖的營養物質(例如羊血)。
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以免
實驗中最常用到的瓊脂是瓊脂粉,你只需在每個用來培養細菌的4英寸培養皿中加入1.2克(大約半茶勺)瓊脂粉即可。.
除去冷凝水。 有時凝固后的培養基表面有冷凝水,可將平皿蓋打開倒置于37℃溫箱,除去冷凝水,否則將影響平板分離培養效果。為防止冷凝水過多,也可將培養基冷卻至45 ~ 50°C再倒平板。 由于細菌無處不在,因此從制備培養基時開始,整個培養過程必
在耐熱碗或隔熱杯中,加入半茶匙的瓊脂粉和60毫升(約1/4杯)的熱水,將其攪拌均勻。如果你打算培養多盤細菌,你可以用一定倍數的熱水按比例溶解瓊脂粉來作為細菌的培養基。
伊紅美藍 瑞氏(Wright's staim;美藍-伊紅Y)染色: 1.瑞氏染料是由堿性染料美藍(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伊紅(Eostm Y)合稱伊紅美藍染料即瑞氏(美藍-伊紅Y)染料。 2.用甲醇作瑞氏染料溶劑,即成瑞氏染液。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
將碗放到微波爐中,加熱沸騰大約1分鐘,取出,待其冷卻至不在沸騰的狀態。
可以用無水酒精泡一下,這樣大部分細菌都會沒有了,還有少數比較頑固的,然后再高溫鍋中煮5分鐘以上哦。
當溶液準備妥當后,瓊脂粉應當完全溶解,溶液整體呈清亮不渾濁的狀態。
(1)為了“比較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分布情況”,因此提出的問題是:洗手前與洗手后手上的細菌一樣多嗎?(2)作出假設: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的多.(3)制定和實施計劃①將9個滅菌、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平均分成三組,每組的培養皿底部貼上相應
待瓊脂粉溶液冷卻幾分鐘后再進行后續步驟。
(1)為了“比較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分布情況”,因此提出的問題是:洗手前與洗手后手上的細菌一樣多嗎?(2)作出假設: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的多.(3)制定和實施計劃①將9個滅菌、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平均分成三組,每組的培養皿底部貼上相應
第2步:準備培養皿。
培養皿材質基本上分為兩類,主要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和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養. 也有專門培養細胞的經過TC處理(Tissue culturetr
培養皿是用透明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用來培養細菌或細胞等的平底容器。培養皿由皿蓋和皿底組成,其中皿底可插入到皿蓋中。培養皿不僅可以防止外部污濁的空氣污染培養物,還能將細菌產生的廢氣排出去,從而保證細菌的繁殖擴增。
C 試題分析: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
培養皿在使用前必須被完全消毒并保持無菌的狀態,否則會影響實驗的進行和結果。新買的培養皿一般是經過預處理的,都是無菌且被塑料密封包裝的。
在培養細菌時沒有想好如何具體工作為什么不能打開滅菌后的培養皿 在培養細菌時沒有想好如何具體工作為什么不能打開滅菌后的培養皿 展開 我來答 分享
打開培養皿的塑料包裝,取出培養皿。打開皿蓋,小心地將較熱的瓊脂溶液倒入培養皿中。倒入溶液的量只需覆蓋皿底,能形成一層培養基即可。
霉菌是一種真菌,它的菌落的顏色一般為白色、淺到灰色,生長快速,并可以長至數厘米高。當菌落成熟,由于孢子的影響,使菌落的顏色變成褐色
迅速蓋上皿蓋,以防空氣中的細菌污染培養基。將培養基冷卻30分鐘到2小時,直到瓊脂溶液冷卻并硬化成果凍狀。
這個只能說明你放置的溫度經常有變化,或者你的外界溫度過低。你把他們放到穩定溫度就不會出現了
第3步:將培養基冷藏保存。
15ml左右。 細菌培養,平皿中培養基要求完全覆蓋皿底,厚度2-3mm,直徑90mm的平皿,半徑4.5cm,厚度2-3mm,需要的培養基體積V=3.15*4.5*4.5*0.2(或0.3)=12.7ml(或19.1ml),因此需要15ml左右,具體厚度需要根據實驗要求酌情增加培養基的倒入
如果你不打算立刻用該培養基培養細菌,那么將其冷藏保存,待到實驗需要時再取出培養細菌。
一、 培養基的配置:我們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來培養大腸桿菌. 配置1000ml的培養基(可由教師在實驗前配置好,也可由學生分小組后在實驗課上操作). 1、 配方:牛肉膏 5g 蛋白胨 10g Nacl 5g 瓊脂 20g 2、稱量:準確稱取各成分. 3、溶化:加熱熔
將培養基放在冷藏冰箱中保存可以防止培養基中水分的蒸發(細菌需要潮濕的生長環境)。而且還能減緩瓊脂培養基表面變硬的速度,以防在接種細菌時菌體遭到物理撕扯破裂。
培養皿材質基本上分為兩類,主要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和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養. 也有專門培養細胞的經過TC處理(Tissue culturetr
將培養皿儲存在冰箱里時,培養皿需要倒置。這樣可以防止冷凝在皿蓋上的水掉下來破壞細菌生長平面。
可以用無水酒精泡一下,這樣大部分細菌都會沒有了,還有少數比較頑固的,然后再高溫鍋中煮5分鐘以上(僅供參考)
瓊脂培養基可冷藏數月。在你使用培養基之前,先將其從冷庫中取出,待其溫度到達室溫后再接種樣品。
高溫高壓蒸汽滅菌法,121℃,30min! 一般做組培時如果是用培養皿的話 是和培養基分開來滅的 培養皿用報紙包好后滅完取出來,一般要放到烘箱中干燥,去除蒸汽凝結的水 如果圖省事的話,滅完后直接拿出來扔超凈臺里 培養基在滅菌的過程中本身就會
部分 2培養細菌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作為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細菌和真菌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必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顯微鏡),但是它們又是無處不在的。未了弄清楚它們的分布情況,特進行探究: 1、實驗中要選取五套培養皿進行實驗,一個做為對比,另外四個用來培養
第1步:將細菌接種到培養基中。
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以免
一旦瓊脂培養基凝固成固體或冷藏的培養基恢復到室溫,接下來你就可以接種細菌了。接種細菌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接種或收集樣品接種等方式來完成。
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以免
直接接觸接種:
培養細菌要在潔凈的環境中接種,需要超凈工作臺、酒精燈;配制培養基的試劑如:酵母膏、蛋白胨、各種無機鹽、瓊脂等,或買現成的培養基;培養基滅菌需要高壓滅菌鍋;接種需要接種環或接種針,液體接種需要移液管或移液器和滅菌的吸頭;固體培養
直接接觸接觸就是用含有細菌的物體直接與培養基接觸,將細菌傳遞到培養基上。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將手指(洗手前或洗手后皆可)輕放在培養基上。或者,你可以嘗試剪下一點指甲、一枚舊硬幣、一絲頭發或一滴牛奶放在培養基上。你可以開動你的想象力,放上任何合適的帶有細菌的物體。
如果操作正確。就是純培養。想檢驗的話就把你弄得單菌落重新培養成大菌落,看看有沒有污染!!
收集樣品接種
常用的滅菌方法: 1.干熱滅菌法 (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是用于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到徹底滅菌,火焰滅菌通常用于無菌操作中,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復通過火焰數次,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阻止管口污染,作
:你可以從任何表面收集細菌樣品,然后將其轉移到培養基上。該法中,你僅需要一些棉簽。你拿住棉簽一端,并用棉簽棉花那端沾取嘴巴里、門把手上、電腦鍵盤上或者遙控器按鈕等任何你能想到的物體表面的細菌。然后將其涂在沒有干裂的培養基表面。以上所取樣品的地方都垢藏了大量的細菌,將其接種培養幾天后,你就能看到有趣惡心的結果。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一盤培養基上接種多個樣品。在接種前,你需要在皿底上標記分出四個部分。然后在每個部分接種一個樣品。
第2步:標記并封閉培養皿。
當你接種完細菌后,你需要將皿蓋蓋上,并用膠布密封培養皿。
確保在每個培養皿的膠布上用馬克筆標注好細菌來源等信息,否則,幾日之后你將分不清培養細菌的來源。
你可以將培養皿放入拉鏈袋中,使其得到多層保護。這樣可以防止潛在有害菌群的侵入,還不影響培養結果的觀察。
第3步:將培養皿放置在溫暖避光的地方培養幾天。
細菌的培養環境最好是溫暖避光的培養箱。記住在細菌培養的過程中,培養皿要倒置,這樣可以防止皿蓋的水滴不會滴到培養基上影響細菌的培養。
培養的最佳溫度是70到98華氏度(即20-37攝氏度)。如果你將培養皿放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細菌的生長速度就會減慢。
細菌的培養時間最好是4-6天,這樣能讓其得到充分繁殖生長。一旦細菌開始生長繁殖,你也許能聞到一股獨特的氣味。
第4步:記錄你的實驗結果。
幾天后,你會發現每盤培養皿中都長滿了多種多樣、形態各異的微生物。
在實驗記錄本上記錄你觀察到的培養皿中的微生物。也許你能根據結果總結出哪里的細菌含量最高。
細菌最多的地方是你的嘴巴嗎?是門把手嗎?還是遙控器上的按鈕?相信最終的結果能讓你大吃一驚!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測量菌落生長的速度。你可以在皿底用馬克筆在菌落周圍畫圈。幾天后,你就能得到一組同心圓。你可以依據此觀察菌落的增長。
第5步:測試抗菌藥物的有效性。
本實驗可被改變成一個有趣的實驗,就是在培養皿中加入抗菌劑(洗手液、肥皂等等)以測試抗菌劑的有效性。
當你將細菌接種在培養基上后,用一根棉棒取一滴洗手液、消毒皂或家用漂白劑,滴在樣品中間,然后按步驟培養細菌。
隨著細菌的繁殖,你能看到在你滴下抗菌劑的地方形成一圈或一環沒有細菌生長的區域。這就是所謂的“滅菌區”。
你可以通過對比滅菌區域的大小來比較殺菌劑的效率。被殺死的細菌越多,殺菌劑的效果越好。
部分 3細菌的安全處理
第1步: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
在你處理培養過細菌的培養皿之前,你需要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保護自己。
盡管你培養的細菌大多無害,但是大菌落仍有一定的危險。所以在丟棄培養皿之前,你需要用家用漂白劑殺死細菌。
你需要帶橡膠手套、戴護目鏡以及穿著實驗服或圍裙以防漂白劑傷害你的雙手、眼睛和衣服。
第2步:將漂白劑倒入培養皿中。
打開培養皿的皿蓋,向培養基上傾倒少量的漂白劑,使其殺死細菌。
小心不要將漂白劑撒到你的皮膚上,它會灼傷你的皮膚。
將無污染性的培養皿扔到拉鏈塑料袋中,然后扔到垃圾箱中。
小提示
你可以嘗試將馬鈴薯葡萄糖瓊脂作為培養物。準備過程如下:將20gm馬鈴薯、4gm瓊脂和2 gm的葡萄糖放到燒杯中煮沸。然后將溶液倒入培養皿中,并待其冷卻干燥。用無菌棉簽手機任何地方(如遙控器、門把手、水管等)的細菌,然后接種到培養基上。用塑料袋包好培養皿,并放置在溫暖的地方培養24小時。在第二天,查看培養皿,你就能看到許多菌落。
警告
不要用培養基培養有危害的微生物(不要將體液涂在培養基上)。如果有害微生物的培養基被打開,就會造成嚴重的疾病傳染等后果。
參考
http://www.stevespanglerscience.com/lab/experiments/growing-bacteria
http://www.scienceenterprises.com/growingbacteria.aspx
3.03.1http://www.sciencecompany.com/Bacteria-Growing-Experiments-in-Petri-Dishes-W54C659.aspx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怎么用細菌培養皿檢測細菌比如我想知道手上細菌,是不
(1)為了“比較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分布情況”,因此提出的問題是:洗手前與洗手后手上的細菌一樣多嗎?(2)作出假設:洗手前手上的細菌比洗手后的多.(3)制定和實施計劃①將9個滅菌、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平均分成三組,每組的培養皿底部貼上相應的標簽: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對照.②打開培養皿,三位同學分別將手指的5個指尖在貼有“洗手前”標簽的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③三位同學用肥皂將手洗干凈,然后分別將手指的5個指尖在貼有“洗手后”的標簽兒的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④“空白對照”組不作處理.⑤把三種培養你放入37℃恒溫箱中培養,一天后觀察.⑥用放大鏡觀察培養皿中細菌的菌落數,為了減少誤差,要計算平均值.(4)預測實驗結果:洗手前培養皿中的細菌菌落多,洗手后培養皿中的細菌菌落少、空白對照組沒有菌落.(5)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廣泛,大多數細菌和真菌能夠把動物、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6)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的關系很密切,有的對人類有害,但有的對人類是有益的.如人們往往在制作饅頭或面包時,加入酵母菌;利用有些真菌如青霉菌產生的抗生素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治療相應的疾病.故答案為:(1)洗手前與洗手后手上的細菌一樣多嗎;(3)④不做處理;⑥平均值;(4)洗手前培養皿中的細菌菌落多,洗手后培養皿中的細菌菌落少、空白對照組沒有菌落;(5)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6)酵母;抗生素.
請教細菌培養皿和細胞培養皿的區別
培養皿材質基本上分為兩類,主要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養和動物細胞的貼壁培養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養. 也有專門培養細胞的經過TC處理(Tissue culturetreated)表示該器皿經過表面的改性處理,適合貼壁細胞的培養,這種更適合培養細胞,總結一下 所謂的區別就是培養皿內表壁的區別,這種區別你不一定看的出來。
在培養細菌或真菌時,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高溫處理,這是因為( )A.需在高溫中提高
C 試題分析: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目的是殺死培養基和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以免影響實驗結果,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后,在進行接種,接種后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恒溫培養,注意:定期觀察并詳細記錄實驗現象。點評:此題為基礎題,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高溫滅菌的目的要求,可以從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步驟、高溫滅菌的目的方面來分析。
培養皿里培養的細菌有雜菌,白色的細長的絲狀的,練成一片的,都在培養基外面,培養皿的蓋子上也有呢!
霉菌是一種真菌,它的菌落的顏色一般為白色、淺*到灰色,生長快速,并可以長至數厘米高。當菌落成熟,由于孢子的影響,使菌落的顏色變成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