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算公式:ph=-lg(cH+)。 換算公式:ph=-lg(cH+),其中H指的是溶液中氫離子的活度,單位為摩爾/升,在稀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約等于氫離子的濃度,可以用氫離子濃度來進行近似計算。 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純水)為中性,這
本文我們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詳細介紹如何計算pH(酸堿度):計算強酸強堿的酸堿度、計算弱酸弱堿的酸堿度、參考
pH(酸堿度)是用來衡量一個溶液的酸性或堿性的值。利用下面給你的提示,學習如何計算pH值吧。第一部分:計算強酸強堿的酸堿度
弱酸弱堿鹽的計算,得找分析化學課本了,我不學那個,不會算 不過都是一級弱酸弱堿鹽,可以簡單的比較乙酸的Ka和一水合氨的Kb,只能簡單的判斷其酸堿性,無法定量計算 PH:由于醋酸根和銨離子的水解程度相差不大,所以溶液PH在7左右,顯中性
第1步:理解酸堿度的含義。
以一元強酸滴定一元強堿為例: (1)滴定前:以氫氧化鈉來計算PH C(H+)=0.1 PH=-lgC(H+)=1 則:PH=1.00 (2)化學計量點前鹽酸過量,則 C(H+)=[C(HCl).v(HCl)-C(NaOH)V(NaOH)]/v(HCl)+V(NaOH) =0.1(20-V(NaOH)/20+V(NaOH) 按公式:PH=-lgC(H+)計
酸堿度是用通過溶液中潛在的氫離子,來表示某樣物體是酸性或堿性的數值。UC Davis將溶液pH值計算的公式描述為“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值”, 可以表述為:
一、酸堿混合溶液pH的計算 1.酸堿混合溶液的pH的計算 (1)兩強酸混合:先求出混合液的[H+]混=[c(H+)1V1+ c(H+)2V2] /(V1+ V2),根據pH=-lgc(H+)混關系求出溶液的pH。 (2)兩強堿混合:先求出混合液的[OH-]混=[c(OH-)1V1+ c(OH-)2V2] /(V1+
pH = - log[H3O+]
將PH值等于3的鹽酸溶液和PH值等于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后 溶液呈堿性 水中H+濃度和OH-濃度相等強酸、弱堿等體積混合的情況下,溶液呈堿性 因為氨水呈弱堿性,在水中不完全電離 NH3·H2O=(可逆)=NH4+ + OH- 而鹽酸是強酸,完全電離。 PH值相同的的情
pH范圍介于0到14之間。如果溶液pH小于7,就是酸性溶液,反之則是堿性溶液。等于7就是中性溶液。
因為氫氧化鈉一元強堿,所以其溶液濃度即是溶液中氫氧根的濃度即:c(NaOH)=c(OH-) 溶液的PH=14-POH 但因為PH值在0-14之間,所以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只能小于1mol/l,如果大于這個濃度,那么就不在pH值范圍之內了。 氫氧化鈉在水處理中可
第2步:理解強酸和強堿的意義。
pH的計算之一 常用H+濃度來表示溶液的酸堿性,當[H+]小于1mol·L-1時,為了使用方便,常用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即-lg[H+]來表示溶液的酸度,并稱為pH,即pH= -lg[H+]. 任何物質的水溶液中[H+]·[OH-]=Kw,室溫時Kw=1×10-14.純水中[H+]=[OH-]=10-7mol·L-1,
強酸或強堿就是可以幾乎完全溶解于水中的酸或堿化合物。這意味著酸的濃度(氫離子的濃度)很容易計算得到。
酸堿溶液的PH計算方法:pH=-lg[H+],[H+]表示溶液總氫離子的濃度(mol/L),計算pH只需要知道氫離子濃度即可。首先,水的離子積常數是10-14,所以:pH+pOH=14,氫離子濃度可以通過化學平衡常數關系算出來。其他的電離、水解方程式也是類似。 1.水
第3步:找出強酸或強堿的濃度。
兩強酸pH相差2或2以上的,等體積混合:pH=pH小 +0.3 兩強堿pH相差2或2以上的,等體積混合:pH=pH大-0.3 強酸(pH酸)和強堿(pH堿)等體積混合后如: pH酸+pH堿=14則混合后的pH=7 pH酸+pH堿7pH=pH堿-0.3
要計算兩者的pH,先要確定兩者溶于水中生成的水合氫離子的濃度(摩爾每升為單位)。
兩強酸pH相差2或2以上的,等體積混合:pH=pH小 +0.3 兩強堿pH相差2或2以上的,等體積混合:pH=pH大-0.3 強酸(pH酸)和強堿(pH堿)等體積混合后如: pH酸+pH堿=14則混合后的pH=7 pH酸+pH堿7pH=pH堿-0.3
如果是商品用溶液,一般都有標在容器上。
呵呵 很簡單 因為是強酸、強堿,所有都完全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 這里a+b+12,那么肯定是酸濃度大,堿濃度校才有可能他們的PH值a+b=12。比如:酸PH為3,堿PH為9。要讓他們中和為PH值=7,也就是中性。肯定堿的體積多。 根據PH定義為lg(OH-)計
如果是實驗室中做出來的溶液,產物中水合氫離子的濃度可以通過化學方程平衡得到,摩爾濃度可以通過反應物量得到。
酸堿中和的情況有四種(假設完全反應的)強酸+強堿=強酸強堿鹽+水 PH=7(強酸強堿鹽不水解)強酸+弱堿=強酸弱堿鹽+水 PH<7 (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弱酸+強堿=強堿弱酸鹽+水 PH>7(弱酸鹽水解呈堿性)弱酸+弱堿=弱酸弱堿鹽+水 PH可能等于
第4步:用pH方程式,計算pH。
以一元強酸(20ml NaOH 0.1mol/L)滴定一元強堿(20ml 0.1mol/LHCl)為例,可分為(1)滴定前(2)化學計量點前(3)化學計量點時(4)化學計量點后。(1)滴定前:以氫氧化鈉來計算PH C(H+)=0.1 PH=-lgC(H+)=1 則: PH=1.00(2)化學計量點前鹽酸過
pH等于剛才得到濃度的負對數。比如:
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產生氫離子。 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那么產生的氫離子也越多,那么氫離子濃度越大,pH就越校 pH反應的是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 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指溶液中氫離子的總數和總物質的量的比。 一般稱為“pH”,而不是“pH值”。 它的數
氫氯酸(鹽酸,HCl)是強酸的例子。0.01M濃度的鹽酸,pH相當于 ?log10(0.01) ,得到 pH = 2。
ph除了是酸堿度外,還是氫離子濃度指數單位。 氫離子活度指數的測定,定性方法可通過使用pH指示劑、pH試紙測定,而定量的pH測量需要采用pH計來進行測定。 使用pH指示劑。在待測溶液中加入pH指示劑,不同的指示劑根據不同的pH值會變化顏色,根據
第二部分:計算弱酸弱堿的酸堿度
以一元強酸滴定一元強堿為例: (1)滴定前:以氫氧化鈉來計算PH C(H+)=0.1 PH=-lgC(H+)=1 則:PH=1.00 (2)化學計量點前鹽酸過量,則 C(H+)=[C(HCl).v(HCl)-C(NaOH)V(NaOH)]/v(HCl)+V(NaOH) =0.1(20-V(NaOH)/20+V(NaOH) 按公式:PH=-lgC(H+)計
第1步:理解弱酸或弱堿的含義。
1. 區別:PH是溶液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是表示溶液酸堿程度的數值。PH值越小溶液酸性越強。PKa是弱酸電離常數的負對數,因為不同的弱酸具有不同的電離常數,比如一元弱酸之間的酸性的大小可以比較其電離度的大小,大者酸性較強。但電離度取負對
計算弱酸弱堿的pH比較麻煩。這是因為兩者都不能完全水解,所以溶液濃度不和水和氫離子含量對等。要克服這個問題,你需要用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
酸堿度就是PH值,PH值是用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計算的。這個計算要涉及到對數。就是log。ph值= -log(氫離子的濃度)氫離子的濃度單位是mol/L。 比如1mol/L的HCl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就是1mol/L。ph值= -log(1)=0所以ph為0,強酸。 注意一點就是,
確定弱酸的pH,需要解一個二次方程式。
一 酸堿溶液中的基本關系式 物料平衡(mass or material balance):是指在平衡狀態下,某組分的分析濃度(即該組分在溶液中的總濃度)等于該組分各物種的平衡濃度的總和。 例如:對于濃度為c(HAc)的HAc溶液,其物料平衡為 c(HAc)=[HAc]+[Ac-]
確定弱堿的pH,需要解一個三次方程式。
土壤酸堿度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級: pH值 土壤酸堿度 <4.5 極強酸性 4.5—5.5 強酸性 5.5—6.5 酸性 6.5—7.5 中性 7.5—8.5 堿性 8.5—9.5 強堿性 >9.5 極強堿性 土壤酸堿度對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長影響很大,我國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紅壤pH
第2步:考慮化學平衡因素。
PH4.5是酸性。 白帶PH為4.5表示是正常。在化學上是酸性的。女性本身內也是酸性的。 通常pH值是一個介于0和14之間的數(濃硫酸pH約為-2),在25℃的溫度下,當pH7的時候,溶液呈堿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中性。 擴展資料: 測定溶液的pH方法
注意平衡在你問題中的應用,同時也要注意平衡常數的表達。
①兩種強酸混合:先求c(H+)混,再求pH。 ②兩種強堿混合:先求c(OH-)混,再利用Kw求出c(H+)混,最后求出pH。 解題具體思路: 一看酸堿是否過量:若酸堿恰好完全反應,要考慮生成的鹽是否水解;若酸過量,先求[H+],再求pH;若堿過量,
第3步:做出數據表格。
人體酸堿度是指體液的酸堿性強弱程度,一般用PH值來表示。pH值7為中性。 數字越小,代表酸性越強。7是中性的,大于7是堿性的,數字越大表示堿性越大。
這樣可以列出所有物質在溶液中的濃度,以便化學平衡計算。
先要測定溶液中的氫離子的濃度mol/L(摩爾/升),取它的以10為底的對數(常用對數),再取負值就是了。一句話: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pH=-lg[H+]。小于7是酸性,大于7是堿性,等于7是中性。 比如,氫離子的濃度0.0001mol/L,以10為底的對數為-4,pH
第4步:代入化學平衡常數。
國家專門對純凈水制定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關于pH值的標準范圍,即pH值5.0-7.0。 人體體液的正常pH值在7.35—7.45之間,盡管機體在不斷產生和攝取酸堿類物質,但是體液pH值并不發生明顯變化。這是因為一方面人體體液是一個緩沖體系,pH值受外
第5步:解出二次方程,得到弱酸或弱堿的pH。
測試酸堿度的方法 1、在待測溶液中加入pH指示劑,不同的指示劑根據不同的pH值會變化顏色, 2、滴定時,可以作精確的pH標準。 3、使用pH試紙,pH試紙有廣泛試紙和精密試紙,用玻棒蘸一點待測溶液到試紙上,然后根據試紙的顏色變化并對照比色卡也
參考
http://chemwiki.ucdavis.edu/Physical_Chemistry/Acids_and_Bases/PH_Scale/Determining_and_Calculating_pH
http://www.sparknotes.com/chemistry/acidsbases/phcalc/section1.rhtml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高二化學酸堿混合PH值計算方法(詳細:酸-酸 酸-堿 堿-堿)如題 謝謝了
兩強酸pH相差2或2以上的,等體積混合:pH=pH小 +0.3
兩強堿pH相差2或2以上的,等體積混合:pH=pH大-0.3
強酸(pH酸)和強堿(pH堿)等體積混合后如:
pH酸+pH堿=14 則混合后的 pH=7
pH酸+pH堿<14 則混合后的 pH<7 pH=pH酸+0.3
pH酸+pH堿>14 則混合后的 pH>7 pH=pH堿-0.3
酸堿溶液混合,關于pH的計算
呵呵 很簡單 因為是強酸、強堿,所有都完全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
這里a+b+12,那么肯定是酸濃度大,堿濃度小。才有可能他們的PH值a+b=12。比如:酸PH為3,堿PH為9。要讓他們中和為PH值=7,也就是中性。肯定堿的體積多。 根據PH定義為lg(OH-)計算,10^2=100 堿的體積是酸體積的100倍,10^2=100 。
如果a+b=14,那么酸堿體積相同。
實質就是判斷酸堿的濃度。PH之和為14,酸堿濃度相當(酸的氫離子和堿的氫氧根含量相同);PH之和小于14,則酸的濃度大;PH之和大于14,則堿的濃度大。中和的體積比就是10的多少次方的關系。
比如PH之和為13,那么酸中H離子濃度為堿中OH根濃度的10倍。中和是酸的體積就是堿的體積的10倍。
另外一類,就是要判斷酸和堿的電解能力,是強酸還是弱酸;是強堿還是弱堿;再進行計算。
已知某酸堿濃度如何計算pH?
pH=-lg[H+] H+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就是pH值。
酸堿中和有幾種情況?PH值該如何計算?
酸堿中和的情況有四種(假設完全反應的)強酸+強堿=強酸強堿鹽+水 PH=7(強酸強堿鹽不水解)強酸+弱堿=強酸弱堿鹽+水 PH<7 (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弱酸+強堿=強堿弱酸鹽+水 PH>7(*弱酸鹽水解呈堿性)弱酸+弱堿=弱酸弱堿鹽+水 PH可能等于7,可能大于7,可能小于7(弱酸弱堿鹽水解的酸堿度得看弱酸或者弱堿的一個特定的值)PH=-lg[H+]
酸堿中和滴定PH值計算公式
以一元強酸(20ml NaOH 0.1mol/L)滴定一元強堿(20ml 0.1mol/LHCl)為例,可分為(1)滴定前(2)化學計量點前(3)化學計量點時(4)化學計量點后。(1)滴定前:以氫氧化鈉來計算PH C(H+)=0.1 PH=-lgC(H+)=1 則: PH=1.00(2)化學計量點前鹽酸過量,則 C(H+)=[C(HCl).v(HCl)-C(NaOH)V(NaOH)]/v(HCl)+V(NaOH) =0.1(20-V(NaOH)/20+V(NaOH) 按公式:PH=-lgC(H+)計算(3)化學計量點時:因為酸堿完全中和生成鹽(氯化鈉)和水所以PH=7(4)計量點后:氫氧化鈉過量,則:C(OH-=[C(NaOH)V(NaOH)-C(HCl).v(HCl)]/v(HCl)+V(NaOH) =0.1[V(NaOH)-20]/20+V(NaOH) 按照POH=-lgC(OH-)求出POH,再根據PH+POH=14算出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