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正通過多元化路徑煥發新生機。一系列旨在提振消費的政策舉措已見成效,不僅促進了經濟的新一輪增長,也為高質量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到442723億元,實現了3.5%的同比增長。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更是達到了140308億元,同比增長7.4%。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118059億元,增長了6.8%,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高達26.7%。此外,服務零售額在這一時間段內也實現了6.4%的同比增長。
冰雪經濟的崛起成為了冬日消費市場的耀眼明星。近年來,冰雪運動在全國范圍內迅速走紅,成為了一項備受歡迎的全民健身活動。這一龐大的消費市場不僅推動了冰雪運動消費需求的迅猛增長,更為冰雪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數據顯示,在即將到來的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運動項目、民俗冰雪活動、冰雪觀賞體驗以及陸地冰雪運動等領域的冰雪消費規模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充分展現了冰雪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
為了充分利用這一獨特資源,各地紛紛結合自身特色,努力激發冰雪冬季旅游的新活力。例如,黑龍江哈爾濱精心打造了“賽事引領旅游”的特色線路,通過舉辦各類冰雪休閑娛樂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冰雪之美,進一步激活了冰雪經濟的活力。而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當地則推出了包括呼倫貝爾大草原·冬季英雄會、冰雪伊薩仁民俗體驗等在內的45項重點文旅活動,以及4條精品冰雪旅游線路和16項創新旅游產品,力求做到“周周有亮點,月月有高潮”,為游客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冰雪旅游體驗。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王裕雄指出:“冰雪運動不僅有助于重塑冰雪經濟的商業模式,提高附加值和盈利能力,還能更好地推動可持續發展。”他強調,冰雪運動與冰雪旅游、冰雪文化等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將冰雪運動業態的外部效應內部化,從而實現優勢互補。這種融合性冰雪經濟業態的經濟性能遠高于單純的冰雪旅游、冰雪文化或冰雪運動業態,為冰雪經濟的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與此同時,南方的“暖”經濟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態勢。云南省西雙版納以其四季如春的氣候吸引了眾多候鳥越冬者,成為觀鳥愛好者的熱門目的地;海南省則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舉辦了一系列旅文體活動,包括旅游節慶、文化演藝和體育賽事三大板塊,為游客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旅盛宴,為當地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系列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服務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服務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服務零售額呈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至11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4%,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額3.2個百分點。
為了更好地滿足冬日消費需求并持續推動“冬日”經濟增長,業內專家建議商家和平臺應提升創新供給能力,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來滿足消費者對保暖、休閑和美食的需求。同時,應結合數字科技和創新理念開發線上線下結合的特色體驗項目和定制化取暖設備等。通過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實現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滿意度。
此外,專家還強調應進一步優化消費供給結構,不斷豐富產品品類并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通過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等措施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和品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