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費者反饋,近日在蘇州發生了一起涉及電商平臺的針織衫材質虛假宣傳事件。消費者戚先生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兩件聲稱“山羊絨100%”的針織衫,但試穿后感覺不適,且衣物標簽雖標注為“山羊絨”,實際檢測卻發現其材質為“綿羊毛100%”,即所謂的“羊絨衫”實為“羊毛衫”。
戚先生表示,在購買前他對價格產生過疑慮,因為“羊絨衫”通常價格較高,但商家以“尾貨處理”為由進行促銷,他最終下單購買。然而,收貨后他感到衣物質地扎人,并多次與商家客服確認材質,對方均承諾為“純羊絨”,并建議“越穿越柔軟”,還鼓勵他到專業部門進行質檢。
戚先生隨后自費將衣物送至國家毛針織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浙江)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衣物纖維含量為“綿羊毛100%”。據業內人士介紹,羊絨與羊毛在價格和品質上存在顯著差異,羊絨價格遠高于羊毛,且保暖性能更優。
電商平臺的規定明確指出,山羊絨含量達95%及以上的產品才可宣稱為“100%山羊絨”。而戚先生購買的針織衫經檢測為“0羊絨”,顯然不符合材質宣稱規范。
平臺客服回應稱,商家也提供了檢測報告,顯示衣物為100%羊絨,但平臺仍提出“僅退款”的解決方案。戚先生對此不認可,要求“退一賠三”,并補償交通費、檢測費和誤工費。然而,這一訴求至今未能得到平臺支持。
此外,戚先生還指出,涉事商家的賬號昵稱含有“鄂爾多斯市”字樣,誤導他以為對方是鄂爾多斯廠商。實際上,商家來自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該地是我國最大的羊絨集散地。
此事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許多網友表示“188元不可能買到純羊絨”、“商家虛假宣傳要負責”、“希望監管加大對虛假宣傳的打擊力度”等。目前,電商平臺仍在核實和檢測商品材質情況,并將持續與消費者和商家溝通解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