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臨近,春運也進入了客流高峰期。據估計,過去7天,即春運首周,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已超過13億人次,而整個春運期間預計將創下90億人次的紀錄。面對如此龐大的客流量,如何確保更多人順暢地踏上回家路,以及運力的投放和保障情況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針對近期關于鐵路12306與搶票軟件之間是否存在合作關系的疑問,鐵路12306科創中心的研究員楊立鵬給出了明確答復。他強調,12306平臺從未與任何第三方平臺機構進行合作,也沒有將票額分配給第三方平臺發售,更沒有與第三方平臺進行數據連接。那些搶票軟件上顯示的“有票”信息,實際上都是從12306平臺上爬取并修改加工而來的。
當12306顯示“無票”時,搶票軟件卻可能顯示“有票”,并誘導旅客采取買長乘短、買短乘長等策略。這些軟件還會推薦不合理的換乘方案,給旅客極短的換乘時間,極易導致漏乘或錯過列車。此外,搶票軟件所宣稱的“成功率”和“加速包”服務也被楊立鵬研究員揭穿為營銷手段。他指出,票源全部掌握在12306系統中,搶票軟件并沒有任何票源,所謂的“成功率”和“加速包”都是為了讓旅客感覺希望更大,自愿掏錢。實際上,這些服務并不能提高搶票速度或成功率。
對于旅客通過搶票軟件并購買“加速包”成功購票的情況,楊立鵬研究員解釋稱,這主要是因為鐵路部門增加了運力,或者部分旅客進行了退改簽操作,使得票額供應變得充裕。另外,也有極少數情況下,搶票軟件的訪問行為與正常旅客的購票行為高度相似,僥幸逃過了風控識別。但這種情況占比很小。
因此,他建議旅客在購票時選擇正規渠道,通過12306官方平臺進行購票和候補。同時,也提醒旅客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和資金安全,避免使用不明來源的搶票軟件或支付服務。
總的來說,春運期間客流量巨大,確保旅客順暢回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鐵路部門也在不斷加強運力投放和保障措施,以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時,也需要旅客自身的配合和理解,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有序、和諧的春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