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食物不咸即含鹽量少”的觀點在網絡上廣為流傳,但專家對此提出了異議,指出該說法并不完全準確。根據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指引,人們每日的鹽分攝入量建議不超過5克,然而,實際遵循這一建議的人數并不理想。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在于,隱形鈉的存在往往被大眾所忽視。
實際上,許多食物盡管口感不咸,卻可能隱藏著高鈉的風險。舉例來說,雞精、醬油、腐乳等調味品,以及話梅、薯片、切片面包、掛面、運動飲料等加工食品,盡管它們并不給人以咸味的直觀感受,但鈉含量卻可能相當可觀。
鑒于此,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包裝食品時,務必仔細查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對于鈉含量≥600毫克/100克的食品,應盡量避免或減少購買。此外,在享用麻辣燙、螺螄粉、泡面等食物時,建議不要飲用其湯底,同時也應控制蜜餞果脯等食品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