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發布全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入學預警。杭州市教育局透露,杭州市2022年共招收一年級新生約12.5萬名,但2023年目前摸底的潛在適齡生源在15萬左右,創歷史新高已成定局。
因此,杭州市為家長提供了各個學校的入學信息查詢,對于學區內適齡戶籍生人數達到或超過學區小學常態招生計劃數的100%給予“紅色預警”,學區內適齡戶籍生人數介于學區小學常態招生計劃數的90%至100%的給予“黃色預警”。
不只是杭州。廣州、長春、北京、青島、成都、濟南、大連等多地都發出了學位預警,甚至一些縣級市也有多所學校發出“紅色預警”。
據介紹,杭州小學的錄取是有先后順位的,俗稱“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所謂“一表生”就是學生與父母同戶、同住在本小學學區內,“二表生”是指戶口在本小學學區內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三表生”是指有本市常住戶口但不在本小學學區內,“四表生”則是無本市常住戶口的借讀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據他的了解和觀察,目前各地應對“二胎入學潮”雖然有壓力,但整體上“問題不大”。
但另外一個問題更為嚴峻,因為“二胎”兒童在2018年之后迅速減少,入學高峰之后很快又會出現學位“過剩”的現象。
目前,全國多地的幼兒園已經開始出現生源不足的問題,預計很快會傳導到義務教育階段。儲朝暉建議,應該盡快發展多種主體辦學,盡可能實現教育均衡,盡可能實現公共服務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