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連續發布了暴雪、寒潮和道路結冰等天氣預警,華北及黃淮地區的累積降雪量也將達到近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這種罕見的大雪天氣給北京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實際上,北京的冬季降雪量一直都不高。據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北京自1951年至2019年的平均每年大雪及以上日數僅有0.4天。這也就意味著,在大部分時間里,北京市區的氣候非常干燥,相對濕度甚至可以媲美沙漠地區。
造成北京降雪量較少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地形的影響。燕山和太行山脈之間的山區仿佛兩道關卡,讓季風要經過爬坡才能來到北京山區,水汽很容易就會丟失,也就難以形成大規模的降雪。因此,即使在全國多地降雪的時候,北京也常常無法享受到這樣的好天氣,甚至成為了“全世界都在等著北京下雪”的熱搜話題。
不過,今年北京的降雪量異常,華北及黃淮地區的累積降雪量也將達到近1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這種罕見的大雪天氣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同時也對交通運輸、城市供暖等方面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社區需要加強對天氣變化的監測和應對,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服務,確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同時,人們也應該注意保暖和安全,采取一些措施來緩解寒冷天氣帶來的影響。希望天氣能夠盡快恢復正常,給北京市民帶來溫暖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