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道,位于茨城縣東海村的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旗下的核燃料循環工學研究所近日承認發生了放射性物質泄漏事件,但強調這一事件未對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核燃料循環工學研究所表示,事件發生在8日下午,當時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對位于該研究所內的钚燃料第三開發室的定期檢查。他們發現了四個污染點,污染分布在手套箱的表面和底部,其中最高的放射性活度約為33貝克勒爾。
這些手套箱通常是密閉的,每兩年進行一次定期檢查,而最近它們并未被使用。雖然箱內存有核燃料,但核燃料并未被動用。
研究所強調,放射性物質泄漏沒有對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周邊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并表示正在調查泄漏的原因。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泄漏可能是由于放射性物質從手套箱內滲出引起的。
這一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尤其是考慮到核能研究機構的歷史,特別是在福島核事故后,對核安全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因此,研究機構需要全力調查此次泄漏事件,采取措施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情況,并加強核安全措施,以保護人員和環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