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流傳著一則消息,稱坐落于黃浦江之畔、外灘十八號三樓的高端餐廳L'Atelier 18已暫停營業,同時傳出的還有員工被欠薪的傳聞。
外灘十八號作為上海高端餐飲的地標性建筑,其興衰變遷無疑成為了市場與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多家知名的高端餐廳相繼宣布閉店,使得上海的高端餐飲界陷入了經營困境。其中,南京西路上的KOR Shanghai、巨鹿路內的上海玉芝蘭、Osteria生蠔海鮮餐廳,以及人均消費高達2300元的川菜頂級餐廳明路川等,都紛紛宣布停業。
面對消費市場的疲軟,越來越多的高端餐飲開始采取降價策略以應對困境。例如,新榮記推出了398元的“窮鬼套餐”;萊美露滋在套餐降級的基礎上,還加贈了價值近200元的咖啡氣泡水;而原本均價4400元的EHB餐廳,也將其經典套餐的價格下調了近三分之一,盡管菜式相差并不算多。
對于這一變化,有食客表示,由于金融等多行業降薪顯著,大家在近幾年都在經歷消費降級。“現在更喜歡人均三五百的餐廳,既實惠又能滿足面子需求?!备嗳碎_始意識到,米其林餐廳并非吃不起,而是其他餐廳確實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在市場的洗牌和消費降級的雙重壓力下,高端餐飲品牌需要更加靈活和創新的經營策略來應對挑戰。同時,消費者也更加理性地看待高端餐飲的價值和性價比。這或許意味著一個更加多元化和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正在形成。在這個市場中,無論是高端餐飲還是平價餐廳,都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品質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