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昏時分的十字路口,一群孩子腳踏自行車的身影成為了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的孩子瞅準綠燈亮起的一剎那,奮力蹬踏,試圖超越身旁的行人與車輛,將緊隨其后的父母遠遠甩在身后;另一些孩子則騎著對于他們身形而言略顯龐大的自行車,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一步步蹣跚前行;更有孩子與伙伴們在街頭自發組織起一場場小型的“速度比拼”。這些生動的場景,卻也悄然揭示了青少年騎行熱潮背后潛藏的安全隱憂。
盡管法律法規明文規定,騎自行車需年滿十二周歲,但這一界限在實際生活中往往被忽視。不少家庭選擇讓未達到法定年齡的孩子加入騎行行列,甚至參與長途騎行活動。更有甚者,部分騎行社團及戶外組織開設了針對兒童的騎行訓練營,對年齡要求采取寬松態度,同時安全防范措施的不完善,進一步加劇了兒童騎行的安全風險。
觀察之下,不難發現,許多參與騎行的低齡兒童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護裝備,如專業的騎行服裝和頭盔。他們在復雜的道路交通環境中穿梭,不僅騎行技巧尚顯稚嫩,還頻繁出現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如無視紅燈、侵占機動車道等,而陪伴在側的家長在安全意識方面亦顯不足,未能有效引導孩子養成安全的騎行習慣。
騎行領域的專家與資深騎行者紛紛指出,未滿十二歲的孩子在生理與心理層面均不適宜獨立上路騎行,家長不應將孩子視為成年人同等對待。他們呼吁,隨著青少年騎行活動的日益興盛,應更加重視培養孩子們的安全騎行觀念,配備適合的裝備,并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進行練習。家長與孩子需共同樹立尊重規則、理性騎行的意識,攜手守護騎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