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一則“男子稱獻血8次被告知不能優先用血”的消息沖上微博熱搜榜首,引發廣泛關注。然而,深入探究后,發現病人、醫院和血站的說法存在出入。針對此事件,當地主管部門有何反應?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8月19日,河北廊坊市的李先生向媒體爆料,他在霸州市第二醫院住院期間急需用血,卻被告知因近期未獻血,獻血證已過期作廢,無法為自己調配血液。李先生聲稱,他在2011年至2020年期間共獻血8次,最后一次獻血是在2020年10月15日,獻血量達400ml。
回顧事件,8月15日,李先生因突發疾病險些休克,緊急前往霸州市第二醫院就診。然而,在后續的血液調配過程中,醫生卻告知他,由于其近期沒有獻血記錄,獻血證已過期,無法為他調配血液。
針對李先生的遭遇,8月20日下午,廊坊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表示,血站并無規定只有近期獻血記錄的人才可以用血或優先用血。他們表示,如果血站有血,醫院提出需求,他們就會為醫院調配。同時,該工作人員建議先從醫院方面了解李先生的具體情況。
對于廊坊市中心血站的說法,霸州市第二醫院的工作人員則表示,他們當時并不在現場,但聽說此事后也很想幫助患者進行手術。然而,由于患者體內的血量不足,且廊坊血庫未給予調血支持,他們也無法采取進一步行動。
為了獲取更多信息,8月22日下午5點多,記者聯系了河北省廊坊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會及時反饋此事,但建議記者聯系廊坊市衛健委宣傳科以獲取更全面的了解。隨后,記者與河北廊坊市衛健委宣傳科取得了聯系。在核實記者身份后,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并承諾在調查結果出來后給予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