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接收了一位70歲的患者,化名忠先生。他躺在轉運床上,呼吸急促,渾身汗水,四肢顯得纖細而瘦弱,但腹部卻異常隆起。
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高原的初步診斷,忠先生被懷疑患上了“腹腔間隔室綜合征”。在隨后的開腹手術中,醫生們發現他的腹腔內感染嚴重,不僅有大量淡黃色的渾濁液體,還伴隨著多處腸道的水腫、發炎以及由積氣和積液導致的腸梗阻。雖然經過醫生的全力救治,忠先生從生死邊緣被拉了回來,但他的腎功能已經遭受了嚴重損害,未來需要依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
醫生詳細詢問了忠先生的飲食習慣,包括是否食用過未熱透的隔夜菜或生瓜果等,但老人都一一否認。然而,對忠先生的腹腔積液、大小便和痰液進行的培養結果卻顯示,其中存在大量的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念珠菌以及革蘭氏陽性球菌等多種病菌。
在進一步的深入溝通中,老人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他家里的砧板、筷子和木刀架等廚房用具都已經使用了十多年。特別是在梅雨季節過后,這些用具都發霉長毛了,但老人舍不得扔掉,只是簡單地擦洗干凈后又繼續使用。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覃吉超指出,砧板是細菌最容易聚集的地方。大多數家庭在使用后只是用抹布擦拭或用水稍微沖洗,根本無法徹底清潔。特別是在潮濕的環境中,如江南的梅雨季節和臺風季節,砧板上的刀痕會成為細菌和霉菌的培養基。
即使用開水簡單地燙過砧板和木筷,也只能殺死一小部分病菌。殘留在廚房用具上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桿菌、沙門氏菌以及黃曲霉毒素等都有可能被吃進肚子里,從而引發嘔吐、腹瀉、腹痛等急性腸胃反應,甚至增加患萎縮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