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攀升,國內黃金市場熱度不減。其中,造型獨特的“一口價”黃金飾品尤為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然而,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后發現,這些飾品按克重換算后的價格遠高于市場價,且在換購或退貨時遭遇重重困難,感覺自己被商家設套。據“消費?!逼脚_統計,今年已累計收到超過7000件黃金珠寶的投訴案件,其中黃金類產品投訴占比高達八成,而“一口價”黃金飾品的投訴更是占到了黃金類投訴量的62%。
近日,廣東的黃女士在當地某珠寶店購買了一款“一口價”的黃金戒指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她表示,當時看中了這款戒指的款式,但吊牌上只標注了價格,沒有克重信息。她詢問店員克重時,店員卻表示“一口價”飾品只能在購買后才能稱重。在銷售人員的極力推薦下,黃女士最終以1695元的優惠價格購買了這款原價為2260元的黃金戒指。然而,當她要求銷售人員現場稱重時,卻發現這枚戒指的克重僅為1.39克。
黃女士表示,按照當前市場價格,實體店黃金的價格在600到700元一克之間,而她購買的這枚戒指的付款價格是1695元,相當于每克1219元,這與市場價格完全不符。發現問題后,她立即向店員提出退貨要求,但遭到了拒絕。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口價”黃金飾品的銷售模式雖然聽起來簡單明了,但實際上卻暗藏玄機。這種金飾通常只標注價格、含金量和工藝信息,很少在顯著位置標明克重,甚至完全不標克重。即使消費者看中款式并想自行計算價格,許多商家也會避而不談。這種“回避”態度不僅容易在初始交易環節誤導消費者,也讓消費者在后續退換貨等環節面臨困難。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口價”黃金飾品相比按克售賣的黃金飾品款式更加精致、工藝更復雜。同樣克重的黃金可以做得更大,因此受到一些年輕人的喜愛。但如果按照最終售賣價格計算,“一口價”黃金飾品每克的價格遠高于當日金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