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官方渠道正式揭曉了2024年度水產新品種審批結果,其中,“滬蘇1號”草魚作為一顆璀璨新星脫穎而出,標志著我國在水產養殖尤其是草魚這一核心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填補了長期以來在優質草魚品種上的空白。這一成就不僅是我國水產科技領域的重大勝利,也是保障國家淡水漁業自主權、促進水產品市場穩定與安全的堅實基石。
長期以來,草魚因其獨特的繁殖周期與良種培育難度,成為國際水產界公認的難題。然而,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農業農村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鼎力支持下,上海海洋大學聯合行業領軍企業,以長江水系野生草魚為起點,運用先進的家系選育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歷經四代人的智慧與汗水,終于培育出了“滬蘇1號”這一突破性新品種。
實驗數據顯示,“滬蘇1號”草魚在生長速度上展現出顯著優勢,相較于傳統長江水系草魚,其在池塘養殖環境下的一歲及兩歲時體重增長約20%,且已在廣東、江西等多地試養成功,展現出極強的適應性與增產潛力。預計至2025年,該品種的全國普及率有望突破30%,直接帶動草魚總產量增加超過33萬噸,增幅高達5.6%,對提升我國水產品總量及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鑒于草魚在我國水產養殖中的核心地位——2023年產量已突破594.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以上,“滬蘇1號”的問世無疑為行業注入了強勁動力。農業農村部強調,未來將繼續加大對包括“滬蘇1號”在內的新品種推廣力度,并深化與科研機構的合作,以科技創新驅動水產種業發展,進一步豐富國民食物籃子,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守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