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河南省鄭州市發生了一起涉及15歲少年小昊的意外事件。小昊在與友人討論一株貌似芋頭的植物時,因判斷失誤而嘗了一口,隨即遭遇嘴唇麻木腫脹、心跳增速等不良反應,緊急送醫。經醫生診斷,小昊系烏頭堿中毒,罪魁禍首是他誤食的滴水觀音——一種外表與芋頭相似、實則含有烏頭堿毒素的觀賞植物。滴水觀音,學名海芋,其根莖部分因形似芋頭而常被誤認,內含的毒性成分足以導致中毒,極端情況下可能致命。
滴水觀音作為一種常見的觀賞綠植,其莖部粗壯,內含白色乳汁,葉片寬闊如盾,全株均含有毒素。其中,根莖部分的毒性尤為強烈,誤食后可引發口腔、咽喉腫脹、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中毒更可能導致呼吸抑制和心臟驟停。為區分滴水觀音與芋頭,可觀察葉片中央是否存在紫色斑點、葉片顏色的深淺以及根莖的粗細程度。
針對此類事件,醫療專家建議,家中有小孩的家庭應避免栽培含有毒素的植物,并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告誡他們切勿隨意品嘗未知植物。一旦不幸誤食,應立即采取措施漱口、催吐,并迅速就醫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