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人送黑發人,是人生中難以言喻的悲痛,然而對于八旬的潘老太太而言,她的遭遇更為凄慘。失去兒子的同時,她竟連兒子的骨灰都無法找到,因為骨灰在未經她知曉的情況下被海葬,這讓她連最基本的祭祀心愿都無法達成。近日,這起因家庭內部紛爭而起的案件在法庭上得到了裁決。
潘老太太已年屆八旬,她的次子喬二在2017年不幸離世。然而,更為痛心的是,喬二的骨灰被家人選擇了海葬,而潘老太太對此一無所知。作為母親,她失去了與兒子最后的聯系,甚至連祭祀都無法進行,這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
更讓潘老太太難以接受的是,喬二生前還曾遺愿捐獻眼角膜,而這一切都是由他的妻子和女兒完成的,同樣沒有告知潘老太太。面對這一連串的打擊,潘老太太憤怒而悲痛,她要求孫女和兒媳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50萬元。
在庭審過程中,雙方就“家庭成員在處理親屬后事時是否需要征得其他成員同意”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法院審理后認為,雖然家庭成員在處理親屬后事時應尊重其他成員的意見,但喬二的妻子和女兒的行為并未構成對潘老太太人格權的嚴重侵犯。
然而,關于器官捐獻的權利問題也成為了庭審的焦點。法院認為,器官捐獻是社會公認的善舉,且喬二的捐獻過程符合相關規定,因此不構成侵權。但是,喬二的妻子和女兒未將安葬方式和地點及時告知潘老太太,這一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她的祭奠權,因此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