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呼吸道傳染病逐漸進入高發期,其中腺病毒感染尤為引人關注。這種急性感染性疾病對各年齡段人群均構成威脅,尤其在密閉和擁擠的環境中更易傳播。那么,腺病毒究竟是什么?感染后應如何應對?又該如何預防呢?為此,我們采訪了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獲得了詳細的解答。
據悉,腺病毒,全稱為人腺病毒,是引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它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和傳播能力,尤其在人群密集、衛生條件欠佳的環境中容易引發疫情。人腺病毒種類繁多,包括7個亞屬和至少116個型別,能夠引發不同的組織器官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和胃腸道疾病等。
感染腺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現普通感冒和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流鼻涕等。此外,還可能引發結膜炎、中耳炎、類百日咳綜合征、毛細支氣管炎等疾病。當腺病毒引發肺炎時,患者可能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甚至缺氧癥狀。值得注意的是,若同時出現發熱、咽炎、結膜炎和頸部淋巴結炎等表現,則可能是腺病毒引起的咽結膜熱,這是腺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的一種特征性表現。
那么,一旦感染腺病毒,應如何應對呢?專家建議,若癥狀輕微,患者應盡量居家隔離休息,減少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的機會。外出時應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處的衣物遮擋口鼻。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和杯子,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多為自限性,但如出現持續高熱、心慌和氣促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
目前,國內尚無針對腺病毒感染的特效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大多數腺病毒感染的癥狀并不嚴重,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重癥病例則需要住院治療。
對于家長而言,應密切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孩子出現發熱、咳嗽、嘔吐、腹瀉等身體不適時,應居家休息,避免帶病上學。同時,保持居室環境清潔,做好通風換氣工作。幫助孩子均衡膳食,多飲水,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培養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通過以上措施,我們可以有效降低腺病毒感染的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