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自10月27日起,中國民航開始執行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此次換季,秋冬旅游熱門目的地的航線航班有所增加,為旅客提供了更多選擇。同時,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國際機票價格有所下降,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出行熱潮。
從10月27日開始的新航季將持續至2025年3月29日,為期154天。共有194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11.8萬班,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國內航線方面,49家國內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國內航班95968班,其中客運航班每周93570班,貨運航班每周2398班。港澳臺地區和國際航線也均有航班計劃批復。
此次換季還帶來了新航線的開通和航班的增加。共有37家航空公司在新開的654條國內獨飛航線上每周共安排6102個航班運營,新開獨飛航線數量同比增加26.7%。同時,多家航空公司也加密了冬季熱門的航線,如國航加密了北京至三亞、海口等航線,東航新開了包括長春至昆明在內的國內航線。
機票價格的下降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在國慶長假后到春節前的民航淡季,機票價格普遍較低。例如,從杭州出發飛往廣州、成都等地的機票價格均在300多元左右,甚至低于部分高鐵票價。這一趨勢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出行熱潮,不少網友表示要利用年假出游。
對于機票價格下降的原因,民航相關人員表示,這是航空公司“以價換量”的策略。雖然機票價格下降,但客座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低價確實帶來了客量的提升。同時,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下調也進一步推動了機票價格的下降。
此外,新航季的到來也為旅客提供了更多國際航班的選擇。一些航空公司公布了冬春航季新開航線計劃,如海航新開深圳至馬德里等航線。新航線促銷和航班時刻調整使得部分國際機票價格低至百元。
總體來看,新航季的到來為旅客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更低價格的機票。雖然機票價格下降可能會對航空公司的盈利造成一定影響,但高客座率和“以價換量”的策略使得航空公司整體盈利大幅增長。同時,新航線的開通和航班的增加也將進一步推動旅游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