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鹵味市場遇冷”的話題躍上熱搜榜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與深入剖析。作為行業觀察的延伸,記者以潛在投資者的身份連線了知名鹵味品牌絕味食品,其內部人士在回應市場關切時透露,面對當前挑戰,公司策略已悄然轉型,從過去的“快速擴張、搶占市場”的“跑馬圈地”模式,轉變為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益并重的“精耕細作”新階段。
此舉旨在強化本土零售加盟商的生存能力,通過精細化的市場分析和門店布局調整,如審慎評估并減少那些位置不佳、效益低下的店鋪,以實現更加穩健的發展。
談及業績變動,該人士進一步解析,上半年凈利潤的穩步增長主要得益于原材料市場價格的利好波動,使得生產成本顯著降低,為利潤空間的擴大創造了有利條件。然而,這一積極趨勢并未在行業內全面鋪開。據統計,上半年期間,國內三大休閑鹵制品領軍企業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門店縮減挑戰,其中絕味食品內地門店數較年初減少981家,煌上煌凈減少445家,而周黑鴨更是減少了360家門店,展現出行業整體面臨的調整壓力。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面臨諸多挑戰,絕味食品仍能在逆境中實現凈利潤的增長,相比之下,煌上煌凈利潤下滑26.59%,周黑鴨則更為嚴峻,其凈利潤在經歷大幅暴跌67.65%后再次墊底,反映出市場競爭的激烈與分化加劇。
消費者層面,多位受訪者反饋,當前鹵味市場的產品普遍面臨價格偏高、分量縮水、口味缺乏創新等問題,甚至有不愉快的購物體驗如店員擅自增加商品重量的現象發生。為應對這些挑戰,不少鹵味商家開始嘗試推出盒裝產品,以期通過包裝升級吸引消費者,但消費者普遍反映,盒裝產品在口感上往往難以媲美傳統的散裝產品,這也成為了市場反饋中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