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榆林的白先生急切尋求媒體幫助,希望能找到一家技術精湛的醫院,為兒子取出體內的異物。
4月24日,白先生對記者表示,他的兒子在出生后幾個月內眼角持續有分泌物,于是在2018年12月帶他去星元醫院眼科檢查。在醫生建議下,兒子接受了鼻淚管探通手術。然而,術后回家卻出現了感染,第二天便住院接受輸液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護士為患兒更換留置針時,針頭導管意外斷裂并消失,盡管在病房內進行了仔細搜尋,但仍無所獲。
直到2023年10月,白先生帶兒子前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進行體檢,才發現兒子“左側腮腺內下緣、局部頸外靜脈屬支(下頜后靜脈)腔內存在一個管樣結構,長度1.7cm,直徑0.1cm(結合病史,可判斷為之前消失的套管)”。
白先生急切希望能通過手術將這個異物取出,但由于異物目前位于頸部,手術風險極高。醫生的建議是,“如果CT顯示的高密度影確實是異物,考慮到手術可能帶來的較大損傷,目前建議先進行密切觀察并隨訪?;蛘呖紤]咨詢血管外科或進行介入會診。”
2024年4月初的最新檢查結果顯示,該異物仍然留在兒子的頸部。雖然目前異物未對兒子的身體造成明顯影響,但白先生仍然非常擔憂,他害怕異物會隨血液流動進入心臟或肺部等重要器官,從而危及兒子的生命。因此,他迫切希望能找到一家技術成熟的醫院,為兒子進行手術以取出異物。
關于涉事醫院的態度,白先生表示,醫院已經承認這是一起醫療事故。事發后,治療和檢查費用已經累積達到十幾萬元。白先生透露,這些費用都是通過與醫院協商后,以打欠條的方式從醫院獲得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醫院的溝通變得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