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廣東一名女子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她在借用了“來電”品牌的共享充電寶之后,竟然在歸還時遭遇了極大的困擾。盡管她四處奔波,行程超過50公里,卻仍然未能找到一個可用的歸還設備。憤怒之下,她最終將充電寶砸毀,此事迅速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據女子發布的視頻顯示,她曾嘗試在餐館內的“來電”共享充電寶設備上進行歸還,但發現所有孔位都已被占用。“我跑了整整50公里,但每個設備都是滿的。”她在視頻中抱怨道,隨后將充電寶砸毀。評論區中,有網友建議她可以嘗試聯系客服并選擇郵寄歸還,也有網友質疑是否存在故意讓設備滿載的情況。
5月29日,記者的聯系到了視頻發布者的丈夫侯先生。他詳細描述了整個事件的經過。原來,是他的岳母在路過深圳時,因手機電量耗盡而在高鐵站借用了“來電”的充電寶。然而,當他們試圖歸還時,卻發現小程序上顯示的歸還點要么已經關門,要么根本無法找到對應的充電寶設備。
侯先生表示,他們曾嘗試通過小程序搜索歸還點,但每次趕到現場都發現設備已滿或者已經下架。他甚至曾特意驅車5公里到一家夜宵店嘗試歸還,但店主告知他該設備早已下架。在奔波了2個多小時,行程近50公里后,他們仍然未能成功歸還充電寶。
侯先生還提到,他們曾嘗試聯系人工客服尋求幫助,但一直未能接通。官網的客服電話也無法轉接人工服務。在多次嘗試歸還無果后,他們甚至開始懷疑“來電”公司是否故意設置障礙以扣取199元的押金。最終,在憤怒和無奈之下,他們選擇了砸毀充電寶來發泄情緒。
此事件引發了公眾對于共享充電寶服務的關注和討論。消費者在使用類似服務時,應提高警惕并甄別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對于服務提供商來說,也應加強設備維護和信息更新,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