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5月20日因“520”與“我愛你”的諧音而深受年輕人喜愛。這兩天,很多情侶都選擇通過微信轉賬發送“520”或“1314”等具有特殊意義的金額,這也引發了一個熱議話題:“微信轉賬520和1314能要回嗎”,該話題甚至沖上了熱搜榜首。
有報道稱,盡管微信轉賬和微信紅包都是通過微信進行操作,但根據微信的不同功能和特點,這兩種支付方式應被區分對待。微信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它還承載了社交功能,而微信紅包就是這種社交性的一個明顯例子。微信紅包的單筆金額上限設為200元,且“紅包”一詞在我國的傳統中,通常代表著一種無需回報的贈予。
南京的李先生和楊女士的戀情持續了不到一年,分手后,李先生要求楊女士歸還他們在戀愛期間他轉賬給她的23萬多元,這包括了520元、1314元等具有特殊含義的金額。當楊女士拒絕后,李先生選擇了法律途徑。
但法院在審理此案后認為,戀愛中的雙方為了表達情感而互贈禮物或金錢,這是一種自愿的民事法律行為,應被視為贈與而非彩禮??紤]到李先生的收入水平,他贈予的金額并未超出其經濟承受能力。同時,法院認為李先生指控楊女士惡意索取錢財并無確鑿證據,因此最終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
審理此案的法官指出,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之間,當涉及到金錢往來時,應首先明確這筆錢的性質。盡管在某些情況下,像520、1314這樣的特殊轉賬金額可能被看作是表達愛意的贈與,但如果雙方之間有明確的借貸意愿,例如一方明確表示急需資金或有其他需求,那么這筆錢就可能被視為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