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消息,近期國內多家媒體報道指出,普遍觀念中的“出現癌前病變就意味著離癌癥不遠”的說法其實并不準確。
有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他們強調,“癌前病變”并不等同于“癌癥前期”。這兩個詞雖然相似,但意義截然不同。癌前病變,顧名思義,是可能發展為癌癥的一種前期病理狀態,但它本身并非癌癥。
專家進一步說明,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診斷結果,它具有雙向發展的可能性。并非所有的癌前病變最終都會轉化為癌癥,事實上,大部分癌前病變可能會保持穩定,甚至有些會恢復到正常狀態。只有一小部分可能最終會演變為癌癥。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癌前病變是一個可以被控制,甚至有可能逆轉的狀態。
從癌前病變發展到真正的癌癥,通常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這個漫長的過程可以被視為癌癥形成前的“預備”階段。因此,深入了解和認識癌前病變,積極尋找并治療,是預防癌癥發生的關鍵步驟。
這意味著,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癌前病變時,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就有可能成功阻止癌癥的發生。這無疑是我們在抗擊癌癥戰斗中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