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嘉定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醫療美容產品)案件,并當庭宣判。
案情回顧
小蝶是個時尚漂亮的“95后”姑娘。2018年2月,她看到別人發布的醫療美容產品廣告后,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立馬下單網購了2支肉毒素。使用后驚艷于此款肉毒素的神奇效果,小蝶開始向身邊朋友推薦,朋友用后也稱贊不已,這讓小蝶看到了商機。
于是,小蝶租下某處房屋作為工作室。在沒有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她從他人處購入“Bellast”“Nabota”等醫療美容產品,并自學注射技術,隨后向他人銷售、注射上述醫療美容產品。小蝶的生意做得熱火朝天。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小蝶沒有相關許可證和醫學背景,其客戶劉某在小蝶處注射瘦身針后出現身體不適,隨即被醫院診斷為肌無力。劉某上門找小蝶索賠,但協商無果,最后劉某選擇報警。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接警后,以小蝶涉嫌非法經營罪立案,并在其工作室將其抓獲。 經認定及統計,小蝶向他人已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價值人民幣5.2萬余元,藥品價值4.1萬余元。在其工作室內查獲的第三類醫療器械價值4.4萬余元,藥品價值3.7萬余元。小蝶到案后如實供述了非法經營的主要事實。
經法院審理,嘉定區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被告人小蝶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罰金人民幣6萬元;被告人小蝶違法所得予以追繳;在案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予以沒收。
法官說法
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是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秩序的重要內容。藥品與醫療器械是醫療行業的“骨血”,也是非法經營的“重災區”。醫美機構要嚴格限制在企業經營范圍內,取得產品經營資質和醫生職業資質,并做好使用、銷售相關產品及器械的資質備案和提供醫美服務人員的從業資格,務必保證產品、器械以及從業人員的合法性,杜絕非法經營風險。
發生醫療美容糾紛怎么辦?
1、第一時間固定證據
發生糾紛,第一時間固定證據,包括但不限于診斷證明、繳費流水等,并要求美容機構封存全部病歷資料。
2、及時投訴舉報問題
對于美容類的醫療糾紛,不建議選擇私下交易了結。可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投訴,有必要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時,可爭取醫療事故鑒定。如果美容機構擅自擴大營業范圍實施醫療美容項目,一旦出現糾紛,衛生行政部門沒有受理依據時,可向當地工商行政部門反映,再由工商行政部門聯合衛生行政部門共同處理。必要時可向法院提起訴訟,涉嫌犯罪的,可報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