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研人員對野外考察工作的逐步深入,黃陂區發現了一個植物新種。10月20日,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發表了一篇描述和命名為緋紅金粟蘭的論文,為武漢郊野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例證。
2016年,武漢植物愛好者、中醫藥工作者周重建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趙鑫磊老師,在黃陂區進行野外考察時發現,在石門山一處海拔200米的林下坡地,生長有一種植株較高大、葉片邊緣略微泛紅的金粟蘭屬植物。這引起了趙鑫磊的興趣,他隨即取了少量的繁殖材料帶回北京進行栽培。
經過6年的持續觀察,并廣泛對金粟蘭屬植物進行采樣分析,趙鑫磊確定這種植物與絲穗金粟蘭的親緣關系相近。也就是說,它與絲穗金粟蘭是“近親”。
藥隔,是雄蕊上連接花藥兩個花粉囊的部分。一般來說,金粟蘭屬植物藥隔會延長,仿佛一條條漂亮的小彩帶。而絲穗金粟蘭的藥隔顏色是白色的;黃陂新發現的這種植物,其藥隔是紅色的,兩者之間存在明顯區別。
研究人員查閱文獻,核對標本,并在實驗室中對這種植物進行了染色體分析,做了基因測序方面的研究,最終確定這是一種未曾被記錄的金粟蘭屬植物新種。由于金粟蘭屬植物此前沒有發現有紅色的藥隔,研究人員經過商議,根據它的藥隔顏色將它命名為:緋紅金粟蘭。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趙鑫磊再次與周重建前往石門山進行調查,發現這種植物只在最初發現的分布點有分布,沒有發現其他的分布點,可見這種植物分布范圍很小,其野外資源是否瀕危還依賴于開展更廣泛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