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的袁先生家住在農(nóng)場,家里養(yǎng)了好幾頭牛,其中一頭母牛已經(jīng)養(yǎng)了6-7年了,它年歲已高,已經(jīng)無法創(chuàng)造多少產(chǎn)能了,袁先生尋思著將其賣掉填補家用,但畢竟養(yǎng)了蠻久,心中難免有些不舍。
9月18日,袁先生找到了買主,并與其商談好了價格,買家很快就來袁先生家里要拉牛走,等到他們來到牛圈里,要被賣的母牛似乎察覺了什么,在兩人說話的時候,突然猝不及防地用前腿跪下,好似在請求袁先生不要賣掉自己。
兩人都愣住了,袁先生頓時新生不忍,不斷地叫母牛站起來,說不賣它了;賣家張張嘴不知道要什么。等到情緒平復了,袁先生鄭重地向賣家道歉,并將錢退還給了他。
袁先生表示實在不想再賣這頭牛了,要把它一直養(yǎng)下去。
類似的事件其實時有發(fā)生,大家都在說萬物皆有靈,意思是說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靈魂。動物們是否具有情感?
人們對非人類動物的情感性質(zhì)存在分歧,特別是關(guān)于人類以外的任何動物是否能感受到情感的問題。目前的許多研究都對動物們的情感的存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表明至少一些動物可能會感受到全方位的情緒,包括恐懼、喜悅、快樂、羞恥、尷尬、怨恨, 嫉妒, 憤怒, 憤怒, 愛, 快樂, 同情, 尊重, 救濟, 厭惡, 悲傷, 絕望和悲傷 。
達爾文在他1872年的著作《人與動物的情緒表達》一書中提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情感生活之間存在連續(xù)性,許多動物之間的差異是程度而不是種類。意思是他認為大部分動物,無論其物種,都是有情感的,只是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