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羽毛球初學者,為了打球花哨,總是去追求更大的爆發力和更有氣勢的進攻樣式,往往就會在打高遠球或者在殺球時不自覺的用力揮拍,就是我們常說的“輪大臂”。這樣很容易造成手臂受傷。
1、注意擊球的姿勢是否正確
擊球姿勢的不正確是造成受傷的重要原因。如:擊球點過低、過后、擊球時側身不夠、甩動大臂擊球等等。在平時打球的時候多請教你身邊的高手,糾正你的錯誤。
2、降低羽弦的張力
較松的球弦,可以提供更大的線床效應,能擊出速度更快、威力更大的球,同時傳遞的震動較少。這樣就不會造成羽弦太硬而造成的手腕受傷。
3、選擇甜區更大的拍形
所謂甜區,就是球拍面的佳擊球區。當擊球點在甜區時能給你足夠的擊球威力、控球性、震動感很小,你會覺得很舒適。球拍的甜區較大,擊球時較不容易打到非甜區,所以震動的機會較少,受傷的機會也就較少。
4、檢查拍柄的大小
如果球拍的握把太小,當球沒有打到甜區時,球拍的扭力就較大,對手臂的傷害就越大。握把太大則手掌抓不牢球拍,容易疲勞。合適的大小應該是,正手握拍時無名指和大魚肌之間有約一個5-8mm的空隙。
5、檢查球拍的硬度
拍桿硬度大的球拍,要求球員在擊球時發出更大的力度,從而使手臂更容易疲勞也就更易于受傷。拍桿硬度小的球拍,球員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就能擊出更有威力的球,降低了手臂的疲勞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