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陜西和甘肅的山區。
據了解,今年10月18日,大熊貓“四海”“京京”從四川乘坐專機前往卡塔爾,將在接下來的15年旅居卡塔爾,標志著我國與中東地區首例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之旅正式啟動,這也是中東地區迎來的首對大熊貓。
當地時間11月17日,卡塔爾熊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這對即將旅居中東15年的大熊貓“四海”“京京”也正式出現在當地民眾面前,展現大熊貓獨特的魅力。這座專門修建的熊貓館建筑面積十分大,擁有臥室、游樂場等,為了保證大熊貓的正常繁育、食物供給、醫療安全,場館內還專門給它設有育幼室、治療室、食物調制間、竹子保鮮室、安全監控室等,以滿足其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但特別有意思的是,“四海”和“京京”只聽得懂四川話。當去卡塔爾看望“四海”“京京”的中國人用四川話對著它們喊“過來”的時候,仿佛聽懂了一般,很驚奇望向游客區,想想都覺得有趣。有網友湊趣發表評論:“四海”“京京”可能是以為四川老鄉來看它們啦!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語言不通再加上長時間處于陌生的環境會導致大熊貓心情抑郁。因此卡塔爾當地的熊貓飼養員也正努力的學習四川方言,避免因為與大熊貓語言不通的尷尬,緩解大熊貓離鄉的思念,也更方便照顧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