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的腳步越來越近,關于“中國制造”的傳說也從未停止——中國外貿商家正全力“備貨”,足球、球衣、球鞋之外,還有各種商品都被世界杯經濟帶火。作為中國小商品市場重鎮,義烏對世界杯的感知尤為強烈。
據報道,本屆世界杯東道主卡塔爾,關于世界杯商品的官方專賣店已經開門營業。而熱賣的商品里,總是少不了中國制造的身影。
經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出售的各國球衣、帽子、背包等約60%的商品都是中國生產的,它們的質量很好,顧客們也都很喜歡。且由于銷量遠超預期,專賣店近期還向官方授權的中國供貨商追加了訂單。
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從卡塔爾世界杯32強的旗幟到加油鼓勁的喇叭、哨子,從足球到球衣、圍巾,到大力神杯的擺件和抱枕,義烏制造幾乎占到整個世界杯周邊商品市場份額的70%。
不僅是今年的世界杯,連2014年,巴西世界杯也到處有著“中國制造”的身影。從里約街頭的小小吉祥物,到世界杯的指定用球,再到中國高科技的入侵,在那個時候,中國元素幾乎是充斥了整個巴西。當時就有人開玩笑說道:“除了國足,中國的一切都去了世界杯。”
義烏跨境電商協會會長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10年南非世界杯,當年1月至5月,經義烏海關出口的體育用品及設備為6554萬美元,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間,經義烏海關出口巴西的小商品就達1.6億美元。上一屆俄羅斯世界杯,在2018年前4個月,義烏對俄羅斯的出口額超10億元人民幣。
而現在,也有網友戲稱:“世界杯被“中國制造”包了!”可見“中國制造”對整個世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