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果賴”,全部的熊貓都會動起來,這就是飼養員譚金淘的魅力,他還有一個更出圈的名字——譚爺爺。今年51歲的他,已經被游客們喊了十多年“爺爺”。
1999年,27歲的譚金淘進入大熊貓基地,成為一名飼養員,主要負責照顧一兩歲的大熊貓。它們的這個年紀,相當于人類從嬰兒到兒童的過渡期,因此,他常常說自己是一名早教老師,帶了個“熊貓幼兒園”。
在30多歲的時候,譚金淘就有了“爺爺”的稱號。“‘爺爺’是大家跟著貓兒們叫的。我照顧過的熊貓慢慢成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的‘輩分’也跳躍式上升。”
如今,很多年齡跟他差不多甚至比他大的游客,見到他也會脫口而出“譚爺爺”。對此,他覺得,“大家這么喊很親切。”
目前,譚爺爺的“幼兒園”有6只熊孩子。為了更好地照顧它們,他很少請假,還經常住在熊舍旁邊的小屋里,夜里一聽到動靜就立馬起身查看。除了照顧飲食、打掃衛生,譚爺爺還要對它們進行行為訓練,方便日后接受體檢。
當然,也會有些頭疼的時刻。“幼兒園”的熊貓處在最活潑的年紀,遇到它們耍賴皮不肯回屋,譚爺爺只得親自上陣,將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小寶貝抱回去。
大熊貓基地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鐵打的譚爺爺流水的貓。還有人將他稱為“擺渡人”,他將適齡小熊友接到“幼兒園”,長大后再送它們升班,24年來默默迎來送往。
他記不清照顧過多少只熊貓,但只要望見它們的背影,就能清晰地叫出名字。“每只大熊貓黑眼圈的形狀、大小都不相同,剛接觸它們時會通過這些特征進行分辨,但熟悉起來后,遠遠看一眼就知道是哪只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