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島滯銷的大米得到了新的出路。據悉,福島核電站事故后,距離核電站僅4公里的浪江町目前仍有80%的土地被列為禁區,導致當地的大米一直處于滯銷狀態?,F在這些大米成了制造生物塑料的原材料,已被制成餐具和外賣包裝盒,并銷往日本多地餐廳。
福島核電站事故耗時長達數年,這次事故給福島當地的農業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中主要體現在福島大米的銷售上。受到核輻射的影響,大米并不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這也導致了當地大米的大量滯銷。由于產量大,大量的大米無法找到銷路,造成了當地經濟的困境。
有專家表示,通過檢測沒有發現當地大米放射性物質超標。但消費者不買賬。于是,當地政府找到了一條新的生路,把滯銷的大米變回生物塑料原料。這樣一來,大米不僅可以轉化為生物塑料,而且還能夠經過檢測,合格地銷往餐廳和餐飲行業。
據了解,這種生物塑料是以植物纖維等天然物質為原料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質和分解性。對于餐具和外賣包裝盒這類一次性用品,采用生物塑料制作可以有效減緩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產品的環保指數。
在生產生物塑料產品時,使用的大米必須經過精準的檢測,以確保不會超過放射性物質標準。此前,日本已經對此類產品進行了多次測試,證明經過檢測后的福島大米生產的生物塑料完全符合國家及國際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