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療行業終端受益者主要涵蓋了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殘疾人、術后功能障礙者、產后功能障礙者、重疾人群等群體,潛在康復需求巨大。估計全世界約24.1億人可能在患病或受傷期間受益于康復治療。其中,中國的康復需求最大,康復需求人數高達4.6億人。
我國康復醫療市場需求巨大,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康復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主流投資機構掘金康復AI賽道,將助力康復產業步入高速增長期,帶動更多優秀人才與資源加速涌入康復行業,民眾的認知也將邁上新臺階。
中國自主研發了力反饋技術平臺、多關節機器人運動控制卡、多維力傳感器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構筑起堅實的技術壁壘,擺脫了軟硬件的進口依賴。AI、電子、機械、仿生的跨界融合,將形成一項面向未來的獨特前沿技術平臺,以實時力交互、沉浸式體驗等技術為用戶帶來舒適的現代化康復體驗。
中國政府去年發布了一項人工智能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中國能成為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醫療保健是中國首批人工智能應用的四大重點領域之一。
中國對醫療保健行業的關注不僅僅在于成為AI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根據去年的人口普查,過去長期施行的獨生子女政策導致了人口老齡化:65歲以上人口超過1.58億,再加上勞動力短缺,迫使政府將工作重心轉至提升醫療保健領域的自動化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