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的是從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中華民族文學發展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上曾經產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數不清的優秀作品,出現了多姿多彩的體裁、題材、風格、流派,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文學現象、文學潮流和文學理論, 內容極其豐富。
下面我們就來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吧!
1.【題干】以記載方式詳盡描繪山中景物而成為后世山水之祖的山水賦是( )。
【選項】
A.庾闡《海賦》
B.郭璞《江賦》
C.孫綽《游天臺山賦》
D.顧愷之《觀濤賦》
【答案】C
【解析】孫綽的《游天臺山賦》。作者并非采取旁觀靜態的描寫,而是以記游的方式,詳盡描繪了山中景物,成為后世山水游記和游山水詩之祖。賦中雜有釋、道兩教思想,也影響了以后如謝靈運的山水詩。
【考點】兩晉時期賦作
2.【題干】鮑照《蕪城賦》中的“蕪城”指的是( )。
【選項】
A.江陵
B.洛陽
C.廣陵
D.建業
【答案】C
【解析】鮑照《蕪城賦》寫廣陵城的盛衰興廢之變:元嘉末年之前的廣陵,一派繁華;兩次兵燹屠城后的廣陵,滿目荒涼。面對如此昔盛今衰的巨變,作者發出了人世滄桑、世事無常的深沉感慨:“天道無常,吞恨者多!”全篇對比強烈,震撼人心;鋪張揚厲,極力渲染;對仗工整,抑揚鏗鏘;辭藻絢爛,撩亂耳目:被評為“雕藻淫艷,傾炫心魂”(《南齊書·文學傳論》),毫不為過。
【考點】南朝時期
3.【題干】鮑照樂府的藝術特點是( )。
【選項】
A.抒情濃烈,氣勢流暢
B.經營慘淡,鉤深索隱
C.清水芙蓉,自然可愛
D.鋪錦列繡,典麗華贍
【答案】A
【解析】鮑照詩歌的藝術成就。樂府詩有抒情濃烈、氣勢流暢之美。注重錘煉字句,詞采瑰麗,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對七言詩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考點】元嘉詩壇
4.【題干】吳歌《華山畿》所寫的主要內容是( )。
【選項】
A.堅貞不渝的愛情
B.雄渾蒼茫的景觀
C.游牧尚武的生活
D.思鄉懷人的愁緒
【答案】A
【解析】南朝民歌所反映的情戀內容極其廣泛,角度多樣。有寫對愛情的堅貞不渝的,以吳歌中的《華山畿》最為激切。
【考點】南北朝樂府民歌
5.【題干】薛道衡詩的風格是( )。
【選項】
A.筆力蒼勁
B.詞氣宏拔
C.樸實爽俊
D.辭清句麗
【答案】D
【解析】薛道衡成名作《昔昔鹽》雖也言及邊塞征夫,但詩中所寫乃南朝常見的閨怨題材,辭清句麗,委婉細膩,情調和趣味偏于齊梁風格,是北方文人學習南朝文學表現手法時詩風轉變的代表
【考點】隋代文學
6.【題干】王昌齡的詩體是( )。
【選項】
A.五律
B.七律
C.五絕
D.七絕
【答案】D
【解析】當時真正以七絕聞名的詩人是王昌齡。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早年居上,曾北游河隴邊地。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補秘書省校書郎。七年后中博學宏詞科,為汜水尉。因“不護細行,屢見貶斥”(《舊唐書·王昌齡傳》)。安史之亂時,他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王昌齡的邊塞詩為后世傳誦的均為七絕。
【考點】王翰、王昌齡、崔顥等豪俠詩人
7.【題干】孟浩然山水詩的風格是( )。
【選項】
A.平淡自然
B.幽僻清奇
C.清剛勁健
D.幽深拗峭
【答案】A
【解析】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詩的風格特點。盡管他的詩中也有刻畫細致、用字精審的工整偶句,但并非有意于模山范水,只是一時興到之語。其詩多以單行之氣運筆,一氣渾成,無刻畫之跡;妙在自然流走、沖淡閑遠,不求工而自工。
【考點】王維、孟浩然等山水田園詩人
8.【題干】李益寫得最多最好的詩為( )。
【選項】
A.邊塞詩
B.山水詩
C.田園詩
D.唱和詩
【答案】A
【解析】李益詩各體皆工,尤以七絕為第一,所以他的邊塞詩也以七絕最為著名而流傳于世。
【考點】顧況與李益
9.【題干】晚唐小品文的創作特征是( )。
【選項】
A.宗經尚簡
B.文以明道
C.批判性強
D.幽默詼諧
【答案】C
【解析】晚唐小品文篇幅短小精悍,多為刺時之作,批判性強,情感熾烈。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人。
【考點】晚唐的諷刺小品文
10.【題干】傳奇小說《任氏傳》屬于( )。
【選項】
A.靈異故事
B.愛情故事
C.夢幻故事
D.游俠故事
【答案】B
【解析】自代宗至文宗朝為繁盛期,傳奇小說的藝術完全成熟,最優秀的傳奇名篇,幾乎都產生于這一時期。這一時期愛情題材的傳奇較為突出。沈既濟《任氏傳》寫人狐戀愛同居。
【考點】唐代傳奇小說
今日練習到這就結束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