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等事件的出現,影響了年輕人的消費意識,選擇正在崛起的“國潮也就成為理性思考之后的不二選擇。消費理念的變化背后,是文化層面的觀念變遷。
折射的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于自身和世界關系的重新理解,是在經驗層面挑戰了文化消費的盲從之后,重新以理性看待商業品牌和商業文化的結果。因此,某種程度上講,新國貨的流行,折射的是當代年輕人在品牌消費領域重回理性的過程。
國潮產品往往能在設計、營銷、品牌樹立等方面,激發消費者強烈的文化和民族認同感。而隨著國潮文化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與之相關的產品價格也水漲船高。作為國潮產品代表之一的波司登,不久前就憑借萬元羽絨服登上熱搜,引發網友感嘆國潮越來越貴,甚至高攀不起。有關研報顯示,有不少國潮品牌提價明顯。
誠然,一個品牌走向成熟,溢價實屬正常現象,但有的企業在追逐國潮的過程中本末倒置,重營銷、重包裝、重價格,全然將國潮二字視為財富密碼,忽視產品本身。
在國潮大勢中,消費者已體現出理性,對國潮品牌報以青睞的同時,呼吁其回歸商品本身,提價更提質;生產者宜借勢夯實產品品質,不能只盯著高端化,更不應該把高價與高端畫等號;畢竟,國潮品牌的迅速崛起尚需要時間沉淀,在其質量、設計、售后、文化內涵等方面取得進步時,相信,消費者會愿意接受與之相匹配的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