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材料收發按實際成本核算。2018年12月開始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存貨項目期初無余額。12月份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1)3日,購入M材科1500千克,取得并經稅務機關認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5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24000元,銷售方代墊的運費為7500元,增值稅稅額為75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款項尚未支付。
(2)月末編制的“M材料發料匯總表”列明材料發出情況為:甲產品耗用600千克,乙產品耗用400千克,車間一般耗用200千克,行政部門領用100千克,專設銷售機構領用50千克。材料在甲、乙產品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3)本月甲產品發生生產工人工資45000元,乙產品生產工人工資30000元,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60000元,制造費用按甲、乙產品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
(4)月末,甲產品完工400件,在產品100件(平均完工程度為50%),生產費用按約當產量比例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乙產品400件全部完工。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根據資料(1)和(2),下列各項中,本月發出M材料相關科目處理正確的是( )。
A.生產甲產品耗用的材料成本,借記“生產成本一一甲產品“科目63000元
B.行政管理部門領用的材料成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10500元
C.生產車間一般耗用的材料成本,借記“制造費用”科目21000元
D.生產乙產品耗用的材料成本,借記“生產成本一一乙產品”科目42000元
答案:ABCD
解析:考察知識點:存貨的購進與領用。單位成本=(150000+7500)/1500=105元。
甲產品=105*600=63000元,別的科目以此類推。
2、根據資料(1)至(3),下列各項中,關于本月甲,乙兩種產品制造費用計算及分配結果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種產品制造費用的分配率為1.08
B.乙產品分配的制造費用為32400元
C.甲乙兩種產品制造費用總額力60000元
D.甲產品分配的制造費用為48600元
答案:ABD
解析:考察知識點: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分配的制造費用=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60000元+生產車間一般耗用的材料成本21000=81000元。制造費用的分配率=81000/(45000+30000)=1.08;乙產品分配的制造費用為=30000*1.08=32400元,甲產品以此類推。
3、根據期初資料、材料(1)至(4),下列各項中關于本月甲產品成本計算結果正確的是( )。
A.完工產品的單位成本為334元
B.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為133600元
C.月末在產品總成本為33400元
D.月末在產品總成本為23000元
答案:BD
解析:考察知識點:約當產量法下的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的分配。
約當產量=400+100*50%=450
直接材料分配率=63000/500=126
人工分配率=45000/450=100
制造費用分配率=48600/450=108
完工產品成本=(126+100+108)*400=133600元
在產品成本=126*100+(100+108)*50=23000元
4、根據期初資料、材料(1)至(4),該企業年末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的期末余額是( )元。
A.172350
B.261000
C.253750
D.276750
答案:A
解析:考察知識點: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的填列。存貨不僅包括產成品,也包括在產品的成本。
2、甲公司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16%,所得稅稅率25%,2019年度,甲公司發生如下交易事項:
(1)2月25日,購入乙公司股票200萬股,作內交易性金融資產,該股票當日公允價值2050萬元(含已宣告尚未發放現金股利50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5萬元,款項己用銀行存款支付。
(2)3月6日,將一臺設備進行出售,原價40萬元,已折舊25萬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5萬元。實際出售價格為2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0%,增值稅稅額為2萬元,款項已存入銀行。
(3)12月31日,確認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3萬元。
(4)除上述事項外,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5000萬元,期間費用2000萬元,稅金及附加1000萬元,營業成本7000萬元。
(5)年末,當年業務招待費50萬元,福利費超標30萬元,不考慮其他調整事項。公司董事會決定按稅后利潤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向投資者分配利洞。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小題
1、根據資料(1),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已宜告尚未發放現金股利50萬元計入應收股利
B.交易性金融資產增加2050萬元
C.投資收益增加5萬
D.交易性金融資聲增加2000萬元
答案:AD
解析:考察知識點: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支付交易費用5萬元會導致投資收益減少5萬元,所以C選項錯誤;已宣告尚未發放現金股利50萬元應計入“應收股利”,因此B選項錯誤。
2、根據資料(2),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出售設備賬面價值15萬元
B.資產處置損益增加10萬
C.出售設備賬面價值10萬元
D.營業外收入增加10萬元
答案:BC
解析:考察知識點:固定資產出售的賬務處理。出售固定資產的差額計入“資產處置損益”,因此D選項錯誤;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減值準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因此出售設備賬面價值=40-25-5=10萬元,A選項錯誤。
3、根據資料(3),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其他綜合收益3
貸:投資收益3
B.借:交易性金融資一一產公允價值變動3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
C.借: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公允價值變動3
貸:其他綜合收益3
D.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
貸:投資收益3
答案:B
解析:考察知識點: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
4、根據資料(1)至(4),2019年度利潤總額( )萬元。
A.4988
B.5008
C.5013
D.5023
答案:B
解析:考察知識點:利潤總額的計算。利潤總額=-5+10+3+15000-2000-1000-7000=5008萬元。
5、根據資料(1)至(5),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當期應交所得稅1272萬元
B.盈余公積增加373.6萬元
C.盈余公積增加500.8萬元
D.當期應交所得稅1252萬元
答案:AB
解析:考察知識點:所得稅的計算。將利潤總額進行調整,調整后的金額=5008+30+50=5088萬元;當期應交所得稅=5088*0.25=1272萬元;凈利潤=5088-1272=3736;提取的盈余公積=3736*10%=37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