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需要學習和掌握中國現代文學史、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中國古代文學史(二)這4門專業課。下面我們就來做一下關于漢語言文學自考本科相關的真題吧!
1.【題干】小說《春桃》中,劉向高和李茂兩人關系的變化軌跡是( )。
【選項】
A.從和諧共處到反目成仇
B.從互相欣賞到彼此憎惡
C.從正面沖突到暗中較勁
D.從尷尬緊張到平和相處
【答案】D
【解析】小說《春桃》中,劉向高和李茂兩人關系的變化軌跡是從尷尬緊張到平和相處。
【考點】泛讀——小說——《春桃》
2.【題干】詩歌《鳳凰涅槃》的主旨是( )。
【選項】
A.歌頌敢于自我揚棄與自我更新的創造精神
B.贊美敢于為他人犧牲的高尚品德
C.表達對勞動者的崇高敬意
D.揭露軍閥混戰給人們造成的苦難
【答案】A
【解析】詩篇體現的思想主題:把宇宙萬物和自我融匯在一起,寄寓了他的理想,表現了詩人與祖國人民融合為一的愿望,有濃厚泛神論色彩。表達“五四”時期知識分子敢于徹底破壞舊事物、創造光明的進步社會理想。
【考點】精讀——詩歌——《鳳凰涅槃》
3.【題干】詩歌《死水》描摹腐敗破落的舊中國,所運用的意象是( )。
【選項】
A.別離的笙簫
B.沒有漁船的苦水
C.鼠肉的馨香
D.一溝絕望的死水
【答案】D
【解析】A項出自《再別康橋》,B項出自《我用殘損的手掌》,C項出自《鳳凰涅槃》。
【考點】精讀——詩歌——《死水》
4.【題干】詩歌《再別康橋》的語言特點是( )。
【選項】
A.陰郁暗淡
B.輕倩柔美
C.慷慨激昂
D.鏗鏘有力
【答案】B
【解析】《再別康橋》詩行齊整,語調回環往復,語言輕悄柔美,意象明麗流轉,富有音樂性、動態美。
【考點】精讀——詩歌——《再別康橋》
5.【題干】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的夢”主要傳達的是( )。
【選項】
A.大堰河對“我”的厚愛和期待
B.大堰河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
C.大堰河對她的五個兒子的牽掛
D.大堰河對雙親和故土的思念
【答案】A
【解析】根據原文“大堰河曾做了一個不能對人說的夢:
在夢里,她吃著她的乳兒的婚酒,
坐在輝煌的結彩的堂上,
而她的嬌美的媳婦親切的叫她“婆婆”……
大堰河,深愛著她的乳兒!
大堰河,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可知,選擇A。
【考點】精讀——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6.【題干】詩歌《斷章》的藝術特點是( )。
【選項】
A.意象簡潔鮮亮,意境深遠,富含哲理
B.具有神圣感和莊嚴感
C.把愛恨、贊美和詛咒交織在一起
D.節奏明快,具有強烈的鼓動性
【答案】A
【解析】詩歌將抽象觀念賦予了鮮亮明美的生活形象,詩行間邏輯關系明確,詩意深沉而不晦澀,邈遠而不虛空。主要詞語(風景)的反復出現,既是內容的需要,也造就了節奏與詩意的往復回環。
【考點】精讀——詩歌——《斷章》
7.【題干】詩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詩》中,“他向我,笑著,這兒倒涼快”,“他笑著,你不應該放過這個消遣的時機”,“這是上海的申報,唉這五光十色的新聞”,這些詩句所運用的藝術手法是( )。
【選項】
A.對比
B.反諷
C.象征
D.暗示
【答案】B
【解析】詩歌以輕松玩笑語調,描述殘酷戰爭給民族命運和個體生命所帶來的嚴峻而痛苦的現實。
【考點】精讀——詩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詩》
8.【題干】“一寸的前進是一寸的勝利啊,/以一寸的力/人底力和群底力/直迫近了一寸/那一輪赤赤地熾火飛爆的清晨的太陽!”這詩句出自( )。
【選項】
A.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B.臧克家《老馬》
C.艾青《我愛這土地》
D.阿垅《纖夫》
【答案】D
【解析】根據原文可知。
【考點】精讀——詩歌——《纖夫》
9.【題干】詩歌《金黃的稻束》中,構成“疲倦的母親”背景的意象是( )。
【選項】
A.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
B.收獲日的滿月、暮色里的遠山
C.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
D.婆娑的榴樹、喧噪的喜鵲
【答案】B
【解析】根據原文“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無數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的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獲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里,遠山
圍著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可知,選擇B項。
【考點】精讀——詩歌——《金黃的稻束》
10.【題干】詩句“歌者蓄滿了聲音/在一瞬的震顫中凝神”出自( )。
【選項】
A.《力的前奏》
B.《繁星》
C.《采蓮曲》
D.《山》
【答案】A
【解析】根據原文可知。
【考點】精讀——詩歌——《金黃的稻束》
今日練習到這就結束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