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考試《中藥綜合》歷年真題有哪些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1、中醫理論認為“癥”、 、 “證”、“病”含義不同,下列表述中,屬于“證”的是
A.感冒
B.咳嗽
C.風寒犯肺
D.鼻癢噴嚏
E.惡寒發熱
答案: C
解析:第一章第一節。癥,指疾病的外在表現,即癥狀。病,即疾病的簡稱,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發病規律和病理演變的異常病變過程,具有特定的癥狀和體征。所謂“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能夠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癥狀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地揭示出疾病的發展過程和本質。咳嗽,感冒屬于病,鼻癢噴嚏,惡寒發熱屬于癥。
?2 、根據陰陽相互關系,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屬于陰陽的
A.相互交感
B.對立制約
C.互根互用
D.消長平衡
E.相互轉化
答案:E
解析:第一章第二節。陰陽轉化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陰或陽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轉化的運動變化形式,即由陰轉陽,由陽轉陰。
3、具有調節汗孔開合作用的氣是
A.營氣
B.宗氣
C.元氣
D.衛氣
E.真氣
答案:D
解析:第一章第五節。 衛氣的生理功能有三個方面:一是護衛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調節控制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4、稱為“陰脈之海”的經脈是
A.帶脈
B.沖脈
C.任脈
D.督脈
E.陰維脈
答案:C?
解析:第一章第六節。 任脈的基本功能: : (1)調節陰經氣血,故稱 “ 陰脈之海 ” 。(2)主持妊養胞胎。
?5 、某男, 20 ?歲,身體偏熱,多動,好興奮,其體質類型應辨為
A.偏陰質
B.偏陽質
C.瘀血質
D.痰濕質
E.陰陽平和質
答案:B?
解析:偏陽質 是指具有代謝相對亢奮、身體偏熱、多動、好興奮等特性的體質類型。
6 、依據七情內傷致病的理論,悲哀太過常導致
A.氣上
B.氣結
C.氣消
D.氣下
E.氣亂
答案:C?
解析: 情志所傷,主要影響臟腑氣機,使其紊亂。主要的病理變化是: “ 怒則氣上 ” 、 “ 喜則氣緩 ” 、 “ 悲則氣消 ” 、 “ 恐則氣下 ” 、 “ 驚則氣亂 ” 、 “ 思則氣結 ” 。
7 、中醫診斷用以分辨邪正盛衰的綱領是
A.陰陽
B.表里
C.寒熱
D.虛實
E.氣血
答案:D?
解析:第二章第三節 虛實辨證,是分析辨別邪正盛衰的兩個綱領。
?8、根據常見辨證論治的理論,時行感冒的治法是
A.辛溫解表
B.辛涼解表
C.清熱解毒
D.益氣解表
E.清熱涼血
答案:C
解析: 第三章第二節。 時行感冒的治法是清熱解毒。
9 、可參考喘證辨證論治的西醫疾病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多種神經癥
C.慢性腎臟疾病
D.肺源性心臟病
E.胃食管反流病
答案:D D
解析:第三章第二節。 西醫學的肺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心源性哮喘以及癔病等發生呼吸困難時,可參考此內容辨證論治。
10、某男, 62 ?歲。患胸痹 5 ?年,胸痛胸悶 ,胸肋脹滿,唇舌紫暗,脈澀。其證當屬于 E E
A.寒凝心脈
B.痰瘀痹阻
C.氣虛血瘀
D.心腎陽虛
E.氣滯血瘀
答案:E E
解析:第三章第二節。患者胸肋脹滿,唇舌紫暗,脈澀,為氣滯血瘀。
11、某女, 35 ?歲。胃痛脹滿,噯腐惡食,矢氣后痛減,醫生辨為飲食停滯證,治宜選用的
中成藥
A.良附丸
B.保和丸
C.左金丸
D.四神丸
E.健脾丸
答案:B
解析:第三章第二節。結合患者癥狀,考慮為胃痛的飲食停滯,方用保和丸。
12、某女, 55 ?歲。頭痛 10 ?年,久治不愈。痛如針刺,固定不移,舌紫,脈細澀。治宜選用的方劑是
A.補陽還五湯
B.川芎茶調散
C.通竅活血湯
D.羚角鉤藤湯
E.龍膽瀉肝湯
答案:C
解析:第三單元第二節。結合患者癥狀,考慮為頭痛瘀血阻絡,方用通竅活血湯。
13、某女, 49 。 歲。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胸脅脹痛,胸悶噯氣善太息。舌苔薄膩,脈弦。醫生診斷為郁證,其中醫癥候是
A.氣滯血瘀
B.肝陽上亢
C.心脾兩虛
D.痰氣郁結
E.肝氣郁結
答案:E
解析:第三單元第二節。結合患者癥狀,考慮為郁證肝氣郁結。
14 .某男, 28 ?歲,患痤瘡,癥見面部粟診累累,色紅,疼痛,時有膿包,口干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滑。治宜選用的方劑是
A.二陳湯
B.枇杷清肺飲
C.茵陳蒿湯
D.防風通圣散
E.桃紅四物湯
答案:B
解析:第三單元第三節。結合患者癥狀,考慮為痤瘡肺經風熱,應首選枇杷清肺飲。
15 .某男, 6 ?歲。厭食,面色萎黃,神疲多汗,大便稀薄,夾有未消化食物,形體偏瘦,肢倦乏力,治療宜選用的方劑是
A.消乳丸
B.歸脾丸
C.四物湯
D.清寧丸
E.異功散
答案:E
解析:第三章第五節。結合患者癥狀,考慮為厭食脾胃氣虛證,應首選異功散。
16 .某男, 26 ?歲。患鼻淵,癥見鼻塞,涕黃稠而量多,嗅覺差,伴頭痛,發熱,汗出,胸悶,咳嗽,痰多。癥屬風熱蘊肺,治宜選用的中成藥是
A.鼻炎片
B.藿膽片
C.青果丸
D.鐵笛丸
E.清咽丸
答案:A
解析:第三章第六節。結合患者癥狀,考慮為鼻淵風熱蘊肺。中成藥應選鼻炎康片。
17 .具有寧心安神功效的藏藥方劑是
A.潔白丸
B.仁青常覺
C.志嘎汗散
D.八味沉香散
E.七十味珍珠丸
答案:D
解析:第四章第一節。八味沉香散 由沉香、肉豆蔻等 8 8 ?味藥制成。功能寧心安神。
18 .蒙藥理論認為,一個獨立的藥味以兩個元素含量為主,其他元素為輔。形成苦味的主要元素是
A.水、氣
B.火、氣
C.土、水
D.火、土
E.水、火
答案:A?
解析:第四單元第二節。 甘味以土、水,酸味以火、土,咸味以水、火,苦味以水、氣,辛味以火、氣,澀味以土、氣含量為主。
19 .血小板計數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10-50)*109 ?/L
B. (50-100)*109 /L
C. (100-300)*109 /L
D. (3000-500)*109 /L
E. (500-700)*109 ?/L
答案:C
解析:第五章第一節。血小板參考值為 ( 100~300 ) ×109/L 。
20 .引起血清肌酸激酶( CK )增高的疾病是
A.早期急性心肌梗死
B.甲狀腺功能亢進
C.急性顱腦損傷
D.成人腦膜炎
E.癲癇大發作
答案:A?
解析:第五章第五節。血清肌酸激酶( CK: )增高: (1 1 )心臟疾病K ①CK ?為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 AMI )的靈敏指標之一:I AMI 后 后 0 4~10 ?小時內,K CK ?活性急劇上升,6 12~36 ?小時達高峰,峰值可高達正常水平 2 10~12 , 倍,6 72~96 。 小時恢復正常。 ② 其他心臟損傷:見于病毒性心肌炎、心臟手術或創傷性心臟介入治療等。(2 2 )肌肉疾病如進行性肌萎縮、皮肌炎、急性脊髓灰質炎等。(3 3 )其他如急性腦血管疾病、曱狀腺功能減退癥,非疾病因素(如劇烈運動)。(4 4 )藥物性肌損如服用他汀類藥物,或他汀類與貝丁酸類藥物聯用引起的肌病。
21 .由宋代官府頒行的我國第一部成藥典是
A. 《神農本草經》
B. 《本草綱目》
C. 《太平圣惠方》
D. 《千金翼方》
E.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答案:E
解析:第六章第一節。《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為宋代官府頒行,是我國第一部成藥典 。
22 .處方一般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有效可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
A.2 天
B.3 天
C.5 天
D.7 天
E.10 天
答案:B
解析:第七章第一節。最長不得超過 3 3 ?天
23 .處方藥品枇杷葉,調配應當付的是
A.生品
B.酒炙品
C.蜜炙品
D.醋炙品
E.姜炙品
答案: C
解析:第七章第二節。枇杷葉應付蜜炙品。
24 .服用藿香正氣丸宜選用的“藥引”是
A.姜湯
B.米湯
C.鹽水
D.黃酒
E.蘆根煎湯
答案:A
解析:第七章第二節。 生姜具有散寒、溫胃止嘔作用,可用生姜切片煎湯作為 “ 藥引 ” ,如藿香正氣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湯送服,以增強療效。
25 .屬“十九畏”的組藥是
A.甘草與瓜委
B.郁金與丁香
C.烏頭與半夏
D.海藻與京大戟
E.人參與細辛
答案:B
解析:第七章第二節。 十九畏列述了九組十九味相反藥,具體是:硫黃畏樸硝(包括芒硝、玄明粉),水銀畏礎 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牽牛子(包括黑丑、白丑),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川烏(包括附子)、草烏畏犀角,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26 .妊娠慎用的中藥是
A.桂枝
B.麻黃
C.防風
D.連翹
E.黃芩
答案:A?
。 解析:第七章第二節。 《中國藥典》(5 2015 ?版一部)收載的妊娠慎用中藥有:人工牛黃、三七、大黃、川牛膝、制川烏、小駁骨、飛揚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龍腦)、木鱉子、牛黃、牛膝、片姜黃、艾片(左旋龍腦)、白附子、玄明粉、芒 硝、西紅花、肉桂、華山參、冰片(合成龍腦)、紅花、蘆薈、蘇木、牡丹皮、體外培育牛黃、皂磯、沒藥、附子、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鐵鎖、乳香、卷柏、制草烏、草烏葉、枳殼、枳實、禹州漏蘆、禹余糧、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黃蜀葵花、常山、硫黃、番瀉葉、蒲黃、漏蘆、赭石、薏苡仁、瞿麥、蟾酥。
27 .表邪未解者忌用的中藥是
A.固表止汗藥
B.化血活瘀藥
C.苦寒清熱藥
D.淡滲利濕藥
E.澀腸止瀉藥
答案:A?
解析:第七章第二節。 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藥,以免妨礙發汗解表
28 .調配飲片時,每劑中藥的重量誤差應控制在 D D
A.±1%以內
B.±2%以內
C.±3%以內
D.±5%以內
E.±10%以內
答案:D
解析:第七章第三節。 每一劑的重量誤差應控制在 ±5% 以內。
29 .妊娠慎用的中成藥是
A.六味地黃丸
B.牛黃上清丸
C.香砂養胃丸
D.天王補心丹
E.九味羌活丸
答案:B B
解析:第七單元第三節。牛黃上清丸為孕婦慎用。
30 .一般中藥炮制制品的絕對含水量應控制在
A.5%—10%
B.5%—13%
C.7%—10%
D.7%—13%
E.7%—15%
答案:D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