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錚錚誓言,也是衡量司法工作成敗的關鍵標尺。公正司法是
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重點
B.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C.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D.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定因素
【答案】B。解析: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B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重點是建設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A錯誤。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C錯誤。D為無中生有的選項。
2.[多選題]在我國,很多農民為了高產,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加大種植密度,這就造成通風透光差,田間小氣候不好,作物很容易感染病蟲害。同樣的作物品種,國外的種植密度較國內要低很多。以澳大利亞為例,一畝地通常定植番茄600-800棵(我國則達到3300棵),植株在良好的環境下生長,不易生病,單株產量提高,總產量并不比國內低,同時質量高。這說明
A.自然規律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實踐活動中要注意適度原則
C.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
D.恢復原始生態是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最終途徑
【答案】BC。解析:規律是事物聯系和發展過程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A錯誤。在低密度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農作物的產量,而密度過大,則會導致各種病蟲害,這體現了掌握適度原則的重要性。B正確。在掌握農作物生長規律的情況下,靈活調整種植密度,就能達到增產的目的,這體現了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C正確。D說法本身錯誤。
3.[多選題]當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占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文化強國是指一個國家具有強大的文化力量。這種力量表現為
A.具有高度文化素養的國民
B.豐富的文化理論
C.強大的文化軟實力
D.發達的文化產業
【答案】ACD。解析:文化強國是指一個國家具有強大的文化力量,這種力量既表現為具有高度文化素養的國民,也表現為發達的文化產業,還表現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ACD正確,B為無關干擾項。
4.[多選題]2019年3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不斷豐富和完善。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這“四個一”體現了
A.綠色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B.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
C.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
D.黨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答案】BCD。解析:在新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A錯誤。BCD正確。
5.[多選題]2019年3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脫貧攻堅的標準,就是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在脫貧標準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明確脫貧標準是因為
A.必須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B.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每一個地區達到同一個水平
C.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
D.避免脫貧攻堅工作中出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答案】ACD。解析: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發展差距較大,生產力發展水平多層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沒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針對全國講的,不是每個地區、每個民族、每個人都達到同一個水平。B錯誤。AC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