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網友發視頻稱,在成都以及樂山等地河道里,發現一些線蟲在水里活動,疑似非洲龍線蟲,長度超過十幾厘米。據目擊者稱,這些蟲子是很細長的一根,首尾兩端都沒有明顯的昆蟲特征,在水里自由游動,速度非常快,又像寄生蟲,又像蚯蚓。視頻一經發出,就立刻引發了群眾們的高度恐慌。
對此,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表示,這些視頻中的線蟲并非“龍線蟲”,而是昆蟲體內寄生的某種線蟲,進入了水體。“龍線蟲往往是非常罕見的,一般不會在小河溝里隨意出現,而這個季節,恰好是螳螂和各種直翅目昆蟲進入成熟期,其體內的線蟲也發育成熟了,如果在水中發現線蟲,不要驚慌,它的寄主一般不會是人類。”
據了解,龍線蟲屬于外來入侵物種,最早見于幾內亞,國內罕見。據報道,在過去的20多年里,全球20多個國家有3.5億人口患龍線蟲病。患者會出現發熱、惡心、雙下肢疼痛、皮疹、水皰、潰瘍等癥狀,極少數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可致截癱。該病目前無特效療法,摘除蟲體是目前唯一可靠的方法。除此之外,可給予相應藥物來緩解癥狀,或進行對癥治療。
那應該如何防護?趙力建議,一般不要喝自然環境中的水,線蟲一般都是通過飲水進入人體內。消過毒的水,像自來水等都沒有問題。同時,看起來比較清澈的溪水,也不要直接喝。自然環境里的水體中,可能有線蟲的卵或者幼體,肉眼很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