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一年中最熱時段來了 40天”加長版“
最近,我國多地出現極端高溫,甚至有人因熱射病死亡,還沒入伏就已經熱得無法喘息。今天(7月16日)正式入伏,標志著我們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長版”,以今年為例,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一共40天,是個“加長版”三伏。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
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多地都會開啟“蒸烤”模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之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歷的節氣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入伏”后,全國多地將會進入持續高溫模式。
為什么三伏天最熱?
1、入伏后,夏季風逐漸抵達最北端,地表濕度變大,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一天比一天熱,三伏天期間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2、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在其控制下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3、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比熱容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還影響人體汗液排出,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