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阿里巴巴宣布組織架構升級。將基于地理位置服務(LBS)的三大業務,即高德、餓了么口碑和飛豬,組成生活服務板塊,由俞永福代表集團分管,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匯報。外界普遍認為,高德是餓了么口碑最后的“救命稻草”。
那么,俞永福為什么想通過高德對抗美團呢?首先,地圖本身很難賺錢,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才是高德真正的想象空間。在俞永福看來,基于位置的生活服務分為上門服務和出門服務。他表示:“高德地圖專注于出門之后的生活服務。”換句話說,餓了么將繼續負責到家(如外賣、送藥)業務,而高德將要承接口碑相關業務。具體到打法上,俞永福強調:“做好出門服務,不能只靠高德自己。”。除了用現有的4億MAU盤活餓了么、飛豬業務外,這一說法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高德的想法顯然不僅僅是從“地圖工具”轉身“導流工具”這么簡單。目前,高德打車聚合平臺合作的網約車平臺已經超過100家,酒旅業務也是聚合平臺,不僅有飛豬,還有攜程、藝龍等多家OTA平臺。通過聚合更多平臺,高德似乎可以成為阿里經濟體內另一個“淘寶”,一個基于服務而非實物的電商。相比較于本地生活,面對出行市場窗口期,高德明顯對打車業務投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