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又稱宮廷花燈,是中國彩燈中富有特色的漢民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 。宮燈始于東漢,盛于隋唐,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宮燈主要是以細木為骨架,鑲以絹紗和玻璃,并在外繪以各種圖案的彩繪燈,它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派而聞名于世。
1、歷史
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統一天下后,為了慶賀這一功業,在宮廷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艷姿。宮燈之名,由此而生。隋煬帝大業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陽陳設百戲,遍布宮燈,飲宴暢游,全城張燈結彩。隋唐之后,每逢元宵節,家家寶燈高掛,人人提燈漫游,這種風俗,傳至全國,波及海外。
2、分類
(1)花燈
花燈大部分也是用紅木、紫檀木、花梨、楠木等貴重木材作框架,再鑲上紗絹、玻璃而制成?;粼谥谱魃弦蠹妓嚫尤?、雕、鏤、刻、畫,缺一不可。其造型是在六方官燈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有實用價值。
(2)六方宮燈
六方宮燈燈是北京宮燈的主要形式,是用紫檀、紅木、花梨等貴重木材做骨架,再鑲上玻璃或紗絹的畫屏而制成,有6個對你的面,分為上扇、下扇兩層。上扇寬,六角有6根短立柱,上邊雕有6個龍頭或鳳頭。
(3)八方宮燈
八方宮燈為宮燈經典款式之一,使用花梨木、烏木等硬木作為燈具的主體框架,鑲以琉璃玉石等材料的畫板,彰顯優雅華貴,此類型多分為三層以上結構或吸頂式,在八個對外面上分別繪制有八仙過海等寓意富貴吉祥的圖案,做工精美,既可以作為室內裝飾照明,又可以作為一種藝術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