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考試高頻成語有哪些呢?不知道的小伙伴來看看小編今天的分享吧!
01 哀而不傷 【解釋】: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jié)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yōu)美雅致,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出自】:《論語·八佾》:“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02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解釋】: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什么事也不關(guān)心。【出自】:《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03 北辰星拱 【解釋】:北辰:北極星;拱:環(huán)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huán)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后也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出自】:《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04 比而不周 【解釋】:搞幫派,但是不團(tuán)結(jié)。結(jié)黨營私。【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05 屏氣凝神 【解釋】: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違心一致。【出自】:《論語·鄉(xiāng)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06 博施濟(jì)眾 【解釋】:博:廣泛;濟(jì):救濟(jì)。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jì)。【出自】:《論語·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jì)眾,何如。”07 博文約禮 【解釋】:博:金我,廣;約:約束。廣求學(xué)問,恪守禮法。【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08 不恥下問 【解釋】:樂于向?qū)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xué)習(xí),而不覺得不好意思。【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09 不得其死 【解釋】: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對惡人的詛咒。【出自】:《論語·先進(jìn)》:“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0 不舍晝夜 【解釋】:舍:放棄。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11 不亦樂乎 【解釋】: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地意思。【出自】:《論語·學(xué)而》:“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12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解釋】:不擔(dān)任這個職務(wù),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wù)范圍內(nèi)的事情。【出自】:《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3 察言觀色 【解釋】: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出自】:《論語·顏淵》:“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14 成仁取義 【解釋】: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15 成人之美 【解釋】:成:成就。成全別人的好事。【出自】:《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6 從心所欲 【解釋】: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出自】:《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7 大動干戈 【解釋】: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大規(guī)模地進(jìn)行戰(zhàn)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出自】:《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業(yè);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18 待價而沽 【解釋】: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出自】:《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19 簞食瓢飲 【解釋】: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出自】:《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20 當(dāng)仁不讓 【解釋】: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21 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22 道聽途說 【解釋】: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jù)的傳聞。【出自】:《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23 惡衣惡食 【解釋】: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自】:《論語·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4 耳順之年 【解釋】: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25 發(fā)憤忘食 【解釋】:努力學(xué)習(xí)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出自】:《論語·述而》:“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26 犯上作亂 【解釋】:犯:干犯。封建統(tǒng)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出自】:《論語·學(xué)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27 肥馬輕裘 【解釋】: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闊綽。【出自】:《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28 斐然成章 【解釋】: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自】:《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29 分崩離析 【解釋】: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tuán)分裂瓦解。【出自】:《論語·季氏》:“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30 父母之邦 【解釋】:指祖國。【出自】:《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