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論》中有這樣的表述“對上衣來說,無論是裁縫自己穿還是他的顧客穿,都是一樣的?!边@主要是因為無論誰穿
A.上衣都起著使用價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著價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勞動的結果
D.上衣都是社會勞動的結果
【答案】A
【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構成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用于交換;②勞動產品;其中,勞動者的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勞動者的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當裁縫生產出來的上衣由自己穿而沒有用于交換時,上衣就是勞動產品而非商品,上衣的價值沒有通過交換得到社會承認,因此即使裁縫為上衣付出了勞動,但上衣也只僅僅只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當上衣用于交換時,就從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上衣才同時具有了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即對顧客而言,其為了獲得上衣的使用價值而支付了上衣的價值;對裁縫而言,其為了實現上衣的價值而讓渡出上衣的使用價值。因此,無論誰穿上衣,它都起著使用價值的作用。A正確。B與A相矛盾,故排除。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勞動,只有當勞動產品通過交易被他人購買或消費時,抽象勞動形成的價值才會得到實現,因此,當上衣為裁縫自己穿時,其勞動只表現為具體勞動。C錯誤。社會勞動是相對于私人勞動而言的。當裁縫生產的上衣被顧客購買時,則意味著裁縫的私人勞動轉化為了社會勞動;而當裁縫生產的上衣只是滿足自身需求時,則僅僅是私人勞動。D錯誤。
2、【多選題】人們往往將漢語中的“價”、“值”二字與金銀財寶等聯系起來,而這兩字的偏旁卻都是“人”,示意價值在“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透過商品交換的物與物的關系,揭示了商品價值的科學內涵。其主要觀點有
A.勞動是社會財富的唯一源泉
B.具體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實體
C.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
D.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
【答案】CD
【解析】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其中,價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類腦力和體力的消耗。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因此,商品的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一定的社會關系。CD正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勞動并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唯一要素。創造社會財富的不僅有勞動這一要素,土地、設備、原材料等非勞動生產要素也對社會財富創造做貢獻。因此,勞動和各種非勞動生產要素共同構成社會財富的源泉。A錯誤。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實體。B錯誤。
3、?在相同的勞動時間里,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大于簡單勞動創造的價值。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復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
A.是商品生產者自覺計算出來的
B.是市場管理部門事先規定的
C.是商品生產者協商出來的
D.是商品交換過程中市場機制自發實現的
【答案】D
【解析】簡單勞動是指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復雜勞動是指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計量的,復雜勞動等于自乘的或者多倍的簡單勞動。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復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實現的。D正確。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復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不是商品生產者自覺算出來的,不是市場管理部門規定出來的,亦不是商品生產者協商出來的。ABC錯誤。
4、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稱為“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這是因為只有商品變為貨幣
A.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
B.價值才能轉化為使用價值
C.抽象勞動才能轉化為具體勞動
D.私人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
【答案】D
【正解分析】本題通過“商品的驚險的跳躍”考查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它內在地包含著三個矛盾:①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②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③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其中,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一切商品只有售賣出去,轉換成貨幣,才表明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被承認并轉化為社會勞動,具體勞動還原為抽象勞動,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得到解決,從而使商品的價值得到實現。如果商品賣不出去,生產者的勞動耗費得不到補償,再生產就難以進行,商品生產者就可能破產,也就是被“摔壞”。所以,商品變為貨幣是“商品的驚險跳躍”。D正確。貨幣轉化為資本屬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理論,與商品經濟基本矛盾無關。A錯誤。貨幣是從商品中分化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出現后,商品世界分化為兩級:各種具體商品代表使用價值,貨幣代表商品的價值。商品變為貨幣意味著使用價值轉化為價值。因為具體勞動形成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商品變為貨幣也意味著具體勞動轉化為抽象勞動。BC錯在顛倒了兩組矛盾的轉化方向。
5、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生產的產品是否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作為具體勞動的有用性質能否為社會所承認,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能否得到解決,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
A.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B.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C.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
D.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矛盾
【答案】B
【正解分析】在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具有兩重性:既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又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構成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原因在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經濟的本質及發展過程。B正確。
【錯解分析】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礎。商品經濟中也存在著“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矛盾”等,但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生產中的這些矛盾,都依賴于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矛盾的解決。ACD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