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稱為增材制造技術,它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其原理是通過三維數字模型設計,使用使用激光燒結等工藝手段實現原料疊加成型。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與傳統制造相比, 3D打印具有低成本(包括制造復雜物品省成本、產品多樣化省成本、無需組裝可以省成本等)、環保、精確的實體復制等優勢。憑借上述特點, 3D打印被視作制造業發展未來,前景美好。在良好的發展趨勢下,當前3D打印技術面臨的發展瓶頸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材料、成本與人才三方面。
成本方面,3D打印機以及3D打印材料依賴進口,這就使得國內使用3D打印技術的成本高企。
人才方面,國內真正了解3D打印技術以及應用的專業人才還非常稀缺。
材料都應該能用于3D打印,然而實際上,好用的材料非常有限,僅有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料、陶瓷等十余種材料,而且價格昂貴。業界透露,受技術限制,能生產上述材料的廠商較少,因此3D打印材料非常匱乏。
在智能制造的大趨勢下,我國政策正不斷利好3D打印發展,受此激勵,未來從事3D打印的公司將越來越多。不過,材料、成本、人才等瓶頸存在,是未來國內3D打印發展的隱患,應該盡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