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債券需要知道哪些基礎信息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投資者在購買債券時,需要知道債券面值、債券價格、債券利率、債權債務雙方關系和承兌期限等基礎信息。
1、債券面值:指的是債券票面價格,上面會注明該債券承兌所用幣種。債券發行時高于該面值的被稱為溢價發行,低于該面值的被稱為折價發行。
2、債券價格:指的是債券作為商品流通于市場時的交易價格,該價格受票面價格、預期收益以及市場供求關系等影響。
3、債券利率:債券計息以標明的債券利率為準,該利率一般會根據資金市場的供求情況以及市場利率來制定。
4、債權債務雙方關系:其中債券發行方屬于債務方,持有債券的投資者屬于債權方,債務方為籌集資金向債權方發行債券,債權方有權在合約所約定的期限向債務方索取本金及利息。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約束。
5、承兌期限:發行方除可贖回債券能提前進行贖回外,其它的都應按期等待投資者進行承兌或轉股操作,承兌期限也會事先注明在合約中。
債券基金有風險嗎?
1、利率風險。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說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而債券基金的凈值與其持有的債券資產價格相關,市場利率變動會導致債券基金的凈值波動。此外債券的剩余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故長債基金的利率風險要高于短債基金。
2、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債券發行方無法按約定還本付息的風險,也叫做債券違約風險,一旦發生違約,債券的市場價格會大幅下跌,甚至變成無價值。而債券基金如果持有了違約債券,也會遭受損失。一般來說債券的信用等級越低,違約風險越大,故投資國債等高信用等級債券的純債基金風險相對更小。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債券在市場上難以快速成交或變現的風險,一般來說上市交易的債券流動性更好、變現成本更低。債券基金如果持有了流動性差的債券,在面臨投資者贖回壓力時,可能難以及時變現或者只能以低價出售,從而影響其凈值表現。
以上就是小編的全部分享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